市不二价的意思 市不二价的读音和出处

  • shì
  • èr
  • jià
成语名称:
市不二价
成语拼音:
[shì bù èr jià]
成语解释:
指买卖公道,不相欺诈。形容社会风气好。同“市无二价”。
成语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王烈传》“卒于海表”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烈居之历年,未尝有患。使辽东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商贾之人,市不二价。”
成语例句:
〖示例〗古者天子取诸侯之土以为国均,则市不二价,四民常均。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社会风气好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市不二價
英文翻译:
sell at a fair pric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市不二价”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二的成语 风的成语 三国志的成语
成语关注:
买卖 公道 欺诈 形容 社会风气
更多含义:
“市不二价”指市场交易中价格公道,不讨价还价,强调商业诚信与交易公平性,常用于形容市场整体秩序规范,例如“经过整顿,市场终于市不二价”,其他类似词语侧重不同层面。“童叟无欺”突出不欺骗弱势群体,如老人和儿童,体现道德层面的诚实,例如“这家店铺向来童叟无欺”。“明码标价”强调价格公开透明,不隐瞒信息,例如“商品必须明码标价才能上架”。“货真价实”侧重商品质量与价格相符,例如“这批珠宝货真价实,值得购买”。“言无二价”与“市不二价”含义接近,但前者多用于单次交易场景,例如“本店言无二价,恕不还价”,而“市不二价”更强调市场环境的整体诚信。这些词语均涉及商业道德,但“市不二价”更突出系统性规则,“童叟无欺”侧重人文关怀,“明码标价”聚焦信息透明,“货真价实”强调质量保障。

“市不二价”的单字解释

】:1.做买卖的地方:开市。上市。2.城市:市区。市容。3.行政区划单位。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省(或自治区)辖市等。4.属于市制的(度量衡单位):市尺。5.买:市贱鬻贵。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数目。一加一的和。2.序数:一穷二白。3.两样:不二价。
】:[jià]1.价格:物价。调价。物美价廉。无价之宝。这个价可不贵。2.价值:等价交换。3.化合价的简称:氢是一价的元素。4.姓。[jie]用在某些状语的后面:成天价忙。震天价响。[jiè]称被派遣传送东西或传达事情的人。

“市不二价”的近义词

“市不二价”的相关成语

“市不二价”的关联成语

* 市不二价的意思 市不二价的成语解释 市不二价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