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观文的意思 掌上观文的读音和出处

  • zhǎng
  • shàng
  • guān
  • wén
成语名称:
掌上观文
成语拼音:
[zhǎng shàng guān wén]
成语解释:
见“掌上观纹”。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掌上觀文
英文翻译:
On the palm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掌上观文”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三国演义的成语 三国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掌上观纹
更多含义:
“掌上观文”与类似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语义侧重及使用场景,“掌上观文”字面强调对文字或细节的透彻掌握,但实际使用较少,更接近“掌上观纹”,后者比喻对事物本质或规律了如指掌,如观掌纹般清晰,与“洞若观火”相似,均强调洞察力,但后者侧重对事态发展的透彻判断,而“了如指掌”则强调对情况的全面熟悉,不特指洞察深度,“明察秋毫”突出观察入微,能发现极细微的问题,与“掌上观纹”的全局性认知形成对比,此外“一目了然”侧重直观易懂,无需深入分析,与“掌上观文”的细致观察形成反差,这些词语在比喻对象、认知层次及应用范围上各有差异。

“掌上观文”的单字解释

】:1.手掌:鼓掌。易如反掌。摩拳擦掌。2.用手掌打:掌嘴。3.掌管;掌握:掌舵。掌印。掌大权。4.某些动物的脚掌:熊掌。鸭掌。5.马蹄铁:这匹马该钉掌了。6.钉或缝在鞋底前部、后部的皮子等:前掌儿。后掌儿。钉一块掌儿。7.钉补鞋底:掌鞋。8.加上(油盐等):掌点儿酱油。9.把:掌门关上。10.姓。
】:[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guān]1.看:观看。走马观花。坐井观天。2.景象或样子:奇观。改观。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观。悲观。世界观。[guàn]1.道教的庙宇:道观。白云观。2.(Guàn)姓。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掌上观文”的近义词

“掌上观文”的相关成语

“掌上观文”的关联成语

* 掌上观文的意思 掌上观文的成语解释 掌上观文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