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以塞责的意思 无以塞责的读音和出处

成语名称:
无以塞责
成语拼音:
[wú yǐ sè zé]
成语解释: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成语出处:
《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成语例句:
汤无尺寸功,起刀笔吏,陛下幸致为三公,无以塞责。 ★《史记 酷吏列传》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無以僿責
英文翻译:
No way to blam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无以塞责”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紧缩式成语 W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自谦 弥补 责任
更多含义:
“无以塞责”强调因自身失职而无法找到借口推脱责任,通常用于承认过失时表达愧疚,如“工作失误,无以塞责”。“敷衍塞责”侧重用表面应付的方式逃避责任,如“检查敷衍塞责,漏洞百出”。“玩忽职守”指因态度懈怠导致失职,属于明确违法行为,如“玩忽职守造成重大损失”。“推卸责任”强调主观上将过错转嫁他人,如“事故后推卸责任给下属”。“责无旁贷”则表达主动承担责任的积极态度,如“保护环境责无旁贷”。这些词语中,“无以塞责”突出无法逃避的被动处境,其他词语或强调行为方式(敷衍),或强调主观故意(推卸),或体现法律性质(玩忽职守),或表达责任意识(责无旁贷)。

“无以塞责”的单字解释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sāi]1.堵;填:塞住漏洞。箱子塞满了。2.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瓶塞儿。软木塞儿。[sè]同“塞(sāi)”。用于书面语词,如“闭塞”“阻塞”“塞责”“茅塞顿开”等。[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塞外。要塞。边塞。
】:[zé]1.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2.要求:责求。责令。责成。3.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4.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5.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zhài]古同“”。

“无以塞责”的相关成语

“无以塞责”的关联成语

* 无以塞责的意思 无以塞责的成语解释 无以塞责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