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无行的意思 有文无行的读音和出处

  • yǒu
  • wén
  • xíng
成语名称:
有文无行
成语拼音:
[yǒu wén wú xíng]
成语解释: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
成语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
成语例句:
盖自居于圣贤,而訾毁其亲,可谓有文无行,名教之罪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王充》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有文無行
英文翻译:
Nothing to write abou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有文无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虽有 人品 不好
更多含义:
“有文无行”指人有文才但品行不端,强调才华与道德的对立,类似成语如“有才无德”也指才能出众却缺乏品德,但后者适用范围更广,不局限于“文才”,“德不配位”则侧重地位与品德不匹配,如身居高位者德行不足,与才华无关,“文过饰非”指用漂亮言辞掩饰过错,虽涉及“文”与“行”的矛盾,但强调掩饰行为而非人品问题,“华而不实”比喻外表好看而内在空虚,可形容人或事物,不特指才华与品行的关系,此外,“言行不一”强调言语与行动相悖,但未突出才华因素,“才疏行秽”则指才能低且品行差,与“有文无行”的“有文”形成对比,这些词语均涉及内在与外在的割裂,但侧重点各不相同。

“有文无行”的单字解释

】:[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háng]1.行列:双行。杨柳成行。2.排行:您行几?。我行三。3.行业:内行。同行。在行。懂行。改行。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行。银行。车行。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行字。几行树。两行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行。人行道。日行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行装。行程。行踪。西欧之行。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行商。行营。5.流通;推行:行销。发行。风行。6.做;办:举行。执行。试行。行医。行不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行通知。即行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行。言行。罪行。兽行。9.可以:行,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行了。10.姓。

“有文无行”的相关成语

“有文无行”的关联成语

* 有文无行的意思 有文无行的成语解释 有文无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