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鸣枭噪的意思 狐鸣枭噪的读音和出处

  • míng
  • xiāo
  • zào
成语名称:
狐鸣枭噪
成语拼音:
[hú míng xiāo zào]
成语解释:
喻小人嚣张。
成语出处:
唐·韩愈《永贞行》:“狐鸣枭噪争署置,睗跳踉相妩媚。”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狐鳴梟喿
英文翻译:
To make a nois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狐鸣枭噪”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韩愈的成语 H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嚣张
更多含义:
“狐鸣枭噪”与类似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意象和语义侧重,“狐鸣枭噪”以狐狸和猫头鹰的叫声比喻恶意诽谤或阴险言论,强调背后中伤的卑劣行径,贬义色彩更浓,如“狐鸣枭噪,毁谤忠良”,而“流言蜚语”泛指无根据的传闻,侧重传播的广泛性而非恶意性,如“流言蜚语扰乱人心”,“众口铄金”突出舆论压力对真相的扭曲,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强调谣言重复后的可信度,如“三人成虎,谣言难辨”,此外,“含沙射影”侧重隐晦攻击,如“含沙射影,暗箭伤人”,而“狐鸣枭噪”更直接指向诽谤本身,因此,这些词语虽均涉及负面言论,但“狐鸣枭噪”侧重恶意诽谤的阴险特质,其他词语或强调传播效果,或侧重攻击方式,应用场景与情感强度存在差异。

“狐鸣枭噪”的单字解释

】: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1.同“”。2.勇猛;强悍:枭将。枭骑。3.魁首;首领:毒枭。4.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枭。私枭。5.悬挂(砍下的人头):枭首。枭示。
】:1.虫或鸟叫:蝉噪。鹊噪。群鸦乱噪。2.大声叫嚷:聒噪。3.(名声)广为传扬:名噪一时。声名大噪。

“狐鸣枭噪”的相关成语

“狐鸣枭噪”的关联成语

* 狐鸣枭噪的意思 狐鸣枭噪的成语解释 狐鸣枭噪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