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通变的意思 识时通变的读音和出处

  • shí
  • shí
  • tōng
  • biàn
成语名称:
识时通变
成语拼音:
[shí shí tōng biàn]
成语解释:
见“识时达变”。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成语例句:
清·刘大櫆《送侈县改官凤阳序》:“维侯识时通变,因土宜,顺民性,宽不坏法,猛不戏民。”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认清时势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当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識時通變
英文翻译:
comprehending and adaptab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识时通变”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更多含义:
“识时通变”强调根据时势变化调整策略,侧重对时代趋势的深刻洞察与主动适应,常用于宏观层面的战略调整。与之相比,“随机应变”更突出临场反应的灵活性,侧重处理突发状况的机智。“见机行事”则强调抓住时机行动,侧重对机会的敏锐捕捉与果断执行。“与时俱进”侧重观念或行动与时代同步更新,强调不落后于潮流。“因时制宜”突出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措施,侧重时间因素下的策略调整。“通权达变”则强调在原则下灵活变通,侧重权衡利弊后的智慧抉择。这些词语都涉及应变,但侧重点各异,或重趋势洞察,或重临场反应,或重时机把握,需根据语境选用。

“识时通变”的单字解释

】:[shí]1.认得:识字。相识。2.知识:常识。学识。3.见解;辨别力:很有见识。远见卓识。[zhì]1.记住:博闻强识。2.标志;记号:款识。
】: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tōng]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通的。山洞快要打通了。这个主意行得通。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通炉子。3.有路达到:四通八达。火车直通北京。4.连接;相来往:沟通。串通。私通。通商。互通有无。5.传达;使知道:通知。通报。通个电话。6.了解;懂得:通晓。精通业务。粗通文墨。不通人情。他通三国文字。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通。万事通。8.通顺:文章写得不通。9.普通;一般:通常。通病。通例。通称。10.姓。[tòng]用于动作:打了三通鼓。挨了一通儿说。
】:1.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变了。变了样儿。2.改变(性质、状态);变成:沙漠变良田。后进变先进。3.使改变:变废为宝。变农业国为工业国。4.能变化的;已变化的:变数。变态。5.变卖:变产。6.变通:通权达变。7.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变。变乱。8.指变文:目连变。9.姓。

“识时通变”的近义词

“识时通变”的相关成语

“识时通变”的关联成语

“识时通变”造句

嗯,主意拿定了?丞相真是识时通变!

你祖先子文,是楚国的名臣,识时通变,你作为他的子孙,却藉藉无名,难道就应该羞耻不成?你说难道不是这个理吗!

此时,识时通变的上海只有转型发展,才能抓住机遇。

一个大洋经理竟搞起了小土纺机,看来有点怪,可这恰好充分证明了父亲是一位识时通变的杰出的领导管理人才。

采掘黑(煤)、白(灰)、黄(磺),农工商兼营的格局,使平定人在勤奋踏实、温文淳厚中更显得精明灵活、识时通变

* 识时通变的意思 识时通变的成语解释 识时通变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