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形毕露的意思 原形毕露的读音和出处

  • yuán
  • xíng
  • lòu
成语名称:
原形毕露
成语拼音:
[yuán xíng bì lòu]
成语解释:
原形:本来面目;毕露:完全暴露。本相完全暴露了。
成语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狐女曰)将衣求印,原冀升天,讵意被其一火,原形毕露,骨肉仅存,死期将至。”
成语例句:
白纸黑字,虽说印的是魑魅魍魉的话,也未始不可发生另外一种作用:原形毕露,看它往哪里逃遁呵!(何其芳《理性与历史》)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露,不能读作“lù”。
繁体字形:
原形畢露
英文翻译:
show oneself in one's true color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原形毕露”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原形 本来面目 毕露 暴露 本相
更多含义:
“原形毕露”强调伪装或假象被彻底揭穿,多用于人主动暴露隐藏的恶劣本性,含贬义,如“骗子最终原形毕露”,“暴露无遗”侧重事物问题或缺陷彻底显现,对象不限于人,如“计划漏洞暴露无遗”,“图穷匕见”源于荆轲刺秦,指隐藏的意图在最后关头显露,强调策略性与突发性,如“谈判中他突然图穷匕见”,“水落石出”与“真相大白”侧重经过调查后事实自然明晰,不带主动暴露意味,如“案件终于水落石出”,而“东窗事发”专指密谋的坏事败露,如“贪污案东窗事发”,这些词语在揭露方式、对象性质及情感色彩上存在差异。

“原形毕露”的单字解释

】:1.最初的;开始的:原始。原人。原生动物。2.属性词。原来;本来:原地。原作者。原班人马。原有人数。3.没加工的:原棉。原煤。原油。4.姓。5.原谅:原宥。情有可原。6.宽广平坦的地方:平原。高原。草原。原野。7.同“”。
】:1.形状:圆形。方形。图形。地形。2.形体;实体:有形。无形。形影不离。3.显露;表现:喜形于色。形诸笔墨。4.对照:相形见绌。5.姓。
】:1.完结;完成:礼毕。毕其功于一役。2.全;完全:毕生。毕力。群贤毕至。3.二十八宿之一。4.姓。
】:[lù]1.俗称露水。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2.没有遮蔽或在屋外:露天。露宿。3.用花叶或果子蒸馏成的饮料:荷叶露。果子露。4.中成药剂型之一。将药剂与水,用蒸馏法制得的澄明液体药品。一般供内服:金银花露。5.显现出来:揭露。脸上露出了笑容。[lòu]义同“露(lù)”。用于口语。

“原形毕露”的反义词

“原形毕露”的近义词

“原形毕露”的相关成语

“原形毕露”的关联成语

“原形毕露”造句

敌人丑恶的嘴脸原形毕露了。

那只狡猾的狐狸终于原形毕露了。

纸包不了火,他这种沽名钓誉的人,终究还是会原形毕露的。

经常反思,你就会觉得真我的显现让平时欺瞒你的假我原形毕露,于此中你会羞愧难当,会真正善待灵魂深处的真我。

他揭露了邪教头目的鬼蜮伎俩,使他们原形毕露

纸里包不住火,带着面具的人迟早会原形毕露的。

这个家伙伪装多年,终于被检举揭发而原形毕露了。

这两个家伙,在我们这里已原形毕露,声名狼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了!

敌人即使伪装得再好,总有原形毕露的那一天。

他曾尽力让他的伙伴对他安心,但很快他就原形毕露,吸收了一个被称为“古尔丹之颅”的强大术士神器的能量。

* 原形毕露的意思 原形毕露的成语解释 原形毕露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