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义士的意思 忠臣义士的读音和出处

  • zhōng
  • chén
  • shì
成语名称:
忠臣义士
成语拼音:
[zhōng chén yì shì]
成语解释:
忠诚而有节操的臣民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国家之难。”
成语例句: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忠臣义士,尽陷罗网之中;乱臣贼子,咸置庙廊之上。”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忠臣義士
英文翻译:
Loyal officials and righteous peopl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忠臣义士”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节操 臣民
更多含义:
“忠臣义士”特指忠诚于君主或国家,坚守道义的人,强调对上级的忠贞与个人气节,常用于历史人物评价,如文天祥、岳飞。类似成语“忠肝义胆”侧重肝胆相照的忠诚与勇气,多用于形容朋友或兄弟的情义,如《三国演义》中的桃园结义。“赤胆忠心”强调纯粹的忠诚,不涉及道义判断,如士兵对国家的无条件奉献。“鞠躬尽瘁”突出竭尽全力的奉献精神,如诸葛亮为蜀汉操劳至死。“忠贞不渝”适用范围更广,可形容爱情、信仰等领域的坚定,如革命者的理想信念。这些词语核心差异在于忠诚对象、情感强度及应用场景的不同。

“忠臣义士”的单字解释

】:1.忠诚:忠心。忠言。效忠。2.姓。
】:1.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忠臣。君臣。2.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3.姓。
】:1.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道义。大义灭亲。义不容辞。2.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3.情谊:情义。忘恩负义。4.因抚养或拜认而成为亲属的:义父。义女。5.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6.姓。7.意义;道理:字义。定义。微言大义。
】: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忠臣义士”的反义词

“忠臣义士”的相关成语

“忠臣义士”的关联成语

“忠臣义士”造句

历史上的忠臣义士,临危时无不处之泰然;奸臣大恶,则无不惶惶不可终日。

想当年多少忠臣义士,皆奋身不顾,倾家不顾,刀锯鼎镬不顾,覆宗灭族不顾……可谓忠骨可碎,丹心不腐!

怕什么?朝廷越来越昏了,忠臣义士一个也容不下,早晚是官逼*反。

但那些富贵,功名,便是有那些忠臣义士,抛家弃子,甘洒热血拼命换来的,是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中斗来的。

世谓天道好还,而人命至重,遂可灭绝至此乎!……此忠臣义士尤所为植发冲冠,椎胸而雪涕者也。

像之后的王允、刘备等人,这样的忠臣义士,几乎没有。

我早年杀人还少了吗?这些人都是忠臣义士,杀得越多,反抗的人就越多。

下官佩服直至,这首诗言简意赅,非忠臣义士不可得,非安邦治国者不可得,非忧国爱民者不可得,见其诗如见其人,当真是难得的……

忠臣义士尤所为植发冲冠,椎胸而雪涕者也。

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 忠臣义士的意思 忠臣义士的成语解释 忠臣义士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