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亡纳叛的意思 招亡纳叛的读音和出处
- 招
- 亡
- 纳
- 叛
- 成语名称:
- 招亡纳叛
- 成语拼音:
- [zhāo wáng nà pàn]
- 成语解释:
- 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 成语出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高帝五年》:“高祖起丰、沛以来,罔罗豪桀,招亡纳叛,亦已多矣。”
- 成语例句:
- 那时安禄山久蓄异志,专一招亡纳叛。★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招亡納叛
- 英文翻译:
- To call for subjugation and treason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招亡纳叛”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招引 接纳 敌方 叛逃
- 更多含义:
- “招亡纳叛”特指收留逃亡者、接纳敌对势力的人,强调对“逃亡者”或“叛徒”的直接收容,多用于政治或军事语境,如政权或割据势力扩充力量,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招揽降将,该词带有明显贬义,暗示行为可能破坏秩序。“招降纳叛”与其含义接近,但侧重“劝降敌人”与“接纳叛变者”的双重动作,例如古代战争中瓦解敌军,相较之下,“结党营私”强调组建小团体谋私利,不涉及收容外部人员,如官场中的派系斗争,“藏污纳垢”则比喻包容坏人坏事,范围更广,如包庇罪犯的场所,而“拉帮结派”仅描述组织小团体,中性或贬义皆可,例如公司内部争权,这些词语的差异体现在行为对象、目的及语境侧重上。
“招亡纳叛”的单字解释
【招】:1.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2.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3.应接:招待宾客。4.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5.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6.同“着”。7.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纳】:1.收进来;放进来:出纳。闭门不纳。2.接受:纳降。采纳。3.享受:纳凉。4.放进去:纳入正轨。5.交付(捐税、公粮等):纳税。纳粮。6.姓。7.缝纫方法,在鞋底、袜底等上面密密地缝,使它结实耐磨:纳鞋底子。
【叛】:背叛:叛贼。叛匪。反叛。众叛亲离。离经叛道。
“招亡纳叛”的近义词
“招亡纳叛”的相关成语
“招亡纳叛”的关联成语
招字的成语
亡字的成语
纳字的成语
叛字的成语
招开头的成语
亡开头的成语
纳开头的成语
叛开头的成语
zhao的成语
wang的成语
na的成语
pan的成语
zwnp的成语
招亡什么什么的成语
招什么纳什么的成语
招什么什么叛的成语
什么亡纳什么的成语
什么亡什么叛的成语
什么什么纳叛的成语
* 招亡纳叛的意思 招亡纳叛的成语解释 招亡纳叛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