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国之患的意思 振国之患的读音和出处

  • zhèn
  • guó
  • zhī
  • huàn
成语名称:
振国之患
成语拼音:
[zhèn guó zhī huàn]
成语解释:
振:拯救;患:灾难,祸患。拯救国家的祸息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雄,振国家之患。”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振国之患
英文翻译:
The trouble of invigorating the countr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振国之患”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拯救 灾难 祸患 国家 祸息
更多含义:
“振国之患”并非传统成语,可能为“肘腋之患”或“心腹之患”的误写,需结合语境理解,类似表述国家危机的词语各有侧重。“心腹之患”强调内部严重威胁,如《左传》中“心腹之疾”,比喻根本性危机,“肘腋之患”则指身边近处的祸患,如《三国志》提及“肘腋之变”,突显突发性与临近性,而“内忧外患”侧重内外双重压力,如《管子》所述国家内外交困的处境,“社稷之患”则泛指危害国家根基的灾难,如《史记》中“社稷之危”,此外“祸起萧墙”强调内部矛盾引发的危机,“国将不国”形容国家濒临崩溃的极端状态,这些词语均以不同角度描述国家危机,但具体来源、程度及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振国之患”的单字解释

】:1.摇动;挥动:振翅。振笔疾书。2.振动:共振。谐振。振幅。3.奋起;振作:振奋。振起精神来。听说比赛开始,观众精神一振。4.姓。
】: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振国之患”的相关成语

“振国之患”的关联成语

* 振国之患的意思 振国之患的成语解释 振国之患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