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沓舌的意思 改口沓舌的读音和出处

  • gǎi
  • kǒu
  • shé
成语名称:
改口沓舌
成语拼音:
[gǎi kǒu tà shé]
成语解释: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成语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宾语;指改变原来的说法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改口沓舌
英文翻译:
Change one's tongu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改口沓舌”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G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转动 舌头 改变 原来 说法
更多含义:
“改口沓舌”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主要在于侧重点和使用场景,“改口沓舌”强调言语前后矛盾,反复改变说法,带有明显的贬义,多用于指责他人因心虚或敷衍而推翻之前的言论,例如“他面对质问改口沓舌,难以自圆其说”。“出尔反尔”侧重于言行不一,多指诺言或立场的背叛,如“签订协议后出尔反尔”。“朝三暮四”原指用手段欺骗,现多形容心意多变,目标不专一,如“选择职业时朝三暮四”。“反复无常”适用范围更广,可形容性格、态度或形势的频繁变化,如“天气反复无常”。“自相矛盾”强调逻辑冲突,同一言论中存在对立,如“他的解释自相矛盾”。“信口雌黄”侧重随意编造、歪曲事实,如“他信口雌黄,捏造证据”。“口是心非”则强调心口不一,表面认同实则反对,如“他口是心非地敷衍承诺”。这些词语均涉及变化或矛盾,但“改口沓舌”更聚焦于言语层面的反复推翻,带有较强的主观欺骗性。

“改口沓舌”的单字解释

】:1.改变;更改:改口。改名。改朝换代。几年之间,家乡完全改了样子了。2.修改:改文章。这扇门太大,得往小里改一改。3.改正:改邪归正。有错误一定要改。4.姓。
】:1.嘴。2.出入通过的地方:门口。海口。3.特指港口。也特指长城的关口:转口。出口转内销。口外。古北口。4.行业;系统;专业方向:对口支援。文教口。专业不对口。5.容器与外面相通的部位:碗口儿。瓶子口儿。6.指人口:户口。拖家带口。7.指口味:口重。8.破裂的地方:裂口。疮口。9.刀剑等的锋刃:刀卷口了。10.骡、马、驴等的年龄(因可以由牙齿的状况判断):这匹马六岁口。11.量词。用于人,也用于某些家畜或器物:三口人。一口猪。两口缸。
】:[tà]多而重复:杂沓。纷至沓来。[dá]用于重叠起来的纸张和其他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厚):一沓信纸。我把报纸一沓一沓地整理好了。
】:1.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2.铃或铎中的锤。

“改口沓舌”的相关成语

“改口沓舌”的关联成语

* 改口沓舌的意思 改口沓舌的成语解释 改口沓舌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