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龙入海的意思 放龙入海的读音和出处

  • fàng
  • lóng
  • hǎi
成语名称:
放龙入海
成语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成语解释: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成语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成语例句:
我们不能干放龙入海的事情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留下后患
结构类型:
动宾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放龍入海
英文翻译:
give sb. the chance to make the best of his abilities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放龙入海”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动宾式成语 龙的成语 三国演义的成语 F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比喻 放走 敌人 留下 后患
更多含义:
“放龙入海”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对象和寓意侧重不同,“放龙入海”强调释放强大对手并给予其发挥空间,常比喻为潜在威胁提供有利环境,如释放敌人或放任隐患,而“放虎归山”“纵虎归山”侧重放走敌人导致后患,对象明确为“虎”,多指具体威胁,“养虎为患”强调纵容敌人反受其害,突出主动行为的后果,“放虎自卫”则指用危险方法解决问题反而招致灾祸,此外,“放鱼入海”多比喻放走后再难控制或找回,与“放龙入海”的威胁性不同,这些词语均涉及释放与风险,但侧重点和比喻对象存在差异。

“放龙入海”的单字解释

】:1.解除约束,使自由:释放。放虎归山。把俘虏放回去。2.在一定的时间停止(学习、工作):放学。放工。3.放纵:放任。放声高歌。放言高论。4.让牛羊等在草地上吃草和活动:放牛。放羊。5.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放逐。流放。6.发出:放枪。放光。放冷箭。玉簪花放出阵阵的清香。7.点燃:放火。放爆竹。8.借钱给人,收取利息:放债。放款。9.扩展:放大。放宽。上衣的身长要放一寸。10.姓。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放龙入海”的近义词

“放龙入海”的相关成语

“放龙入海”的关联成语

* 放龙入海的意思 放龙入海的成语解释 放龙入海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