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由己出的意思 政由己出的读音和出处
- 政
- 由
- 己
- 出
- 成语名称:
- 政由己出
- 成语拼音:
- [zhèng yóu jǐ chū]
- 成语解释:
-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 成语例句:
- 独有为贵大臣告者,台阁之上,政由己出,龙行虎步,高下在心。(章炳麟《为民报封禁事移让日本内务大臣平田东助书 三》)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
- 主谓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政由己出
- 英文翻译:
- Let the government go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政由己出”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史记的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政令 发出 把持 大权 独断专行
- 更多含义:
- “政由己出”强调执政者独自掌控决策权,权力高度集中,常用于描述统治者独揽大权,排斥他人参与的政治形态,如“帝制时代,政由己出,朝臣唯诺而已”,“独断专行”侧重个人主观决策,不听取他人意见,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政治领域,如“他做事独断专行,导致团队矛盾”,“乾纲独断”源自古代君权思想,特指君主独掌大权,带有传统权威色彩,如“乾隆时期乾纲独断,事无巨细皆由圣裁”,“大权独揽”与“政由己出”相似,但更侧重权力集中,未必完全排斥执行层面的分工,如“公司CEO大权独揽,但具体事务仍交部门处理”,“一手遮天”则含强烈贬义,强调利用权势掩盖真相、欺压他人,如“贪官一手遮天,百姓申诉无门”。相比之下,“政由己出”更中性,多用于客观描述集权现象,而“独断专行”“一手遮天”则明确带有批评意味。
“政由己出”的单字解释
【政】:1.政治:政纲。政工人员。2.政府:党政军民。3.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4.指家庭或团体的事务:家政。校政。
【由】: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2.自,从:由表及里。由衷(出于本心)。3.顺随,听从,归属:由不得。信马由缰。4.经过,经历:必由之路。由来已久。5.凭借:由此可知。6.古同“犹”,尚且,还。7.古同“犹”,犹如,好像。8.姓。
【己】:1.自己:知己知彼。舍己为人。严于律己。2.天干的第六位。见〖干支〗。3.姓。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政由己出”的近义词
“政由己出”的相关成语
“政由己出”的关联成语
政字的成语
由字的成语
己字的成语
出字的成语
政开头的成语
由开头的成语
己开头的成语
出开头的成语
zheng的成语
you的成语
ji的成语
chu的成语
zyjc的成语
政由什么什么的成语
政什么己什么的成语
政什么什么出的成语
什么由己什么的成语
什么由什么出的成语
什么什么己出的成语
“政由己出”造句
可是东汉的皇帝只有刘秀和明、章二帝能够做到政由己出。
认识到自己身为皇帝,必须政由己出,决不能像先帝汉成帝那样大权旁落,任人摆布。
代为指挥的人如是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上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政由己出,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护采取欲擒先纵,欲取先与的韬晦策略,八年后方击杀叔护,政由己出。
* 政由己出的意思 政由己出的成语解释 政由己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