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节把钺的意思 杖节把钺的读音和出处
- 杖
- 节
- 把
- 钺
- 成语名称:
- 杖节把钺
- 成语拼音:
- [zhàng jié bǎ yuè]
- 成语解释:
-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 成语例句: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杖节把钺
- 英文翻译:
- Scepter and Tomahawk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杖节把钺”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Z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大臣 出使 大将 出师 皇帝 授予 作为 权力 象征 兵器 掌握 很大 兵权
- 更多含义:
- “杖节把钺”特指同时持有符节与斧钺,象征君王授予的军事统帅权与行政命令权,强调双重权威的结合,常见于古代将领受命出征的场景,如《三国志》中关羽“假节钺”的记载,而类似词语侧重点不同。“持节云中”侧重奉命出使,突出外交使命,“假节钺”虽接近,但多指临时性授权,未突出“杖节”的仪式感,“尚方宝剑”仅象征生杀大权,缺乏军事指挥内涵,“虎符在握”仅强调兵权,不涉及行政授权,“黄钺白旄”侧重仪仗威严,与具体职权关联较弱,“权倾朝野”泛指权力极大,不特指授权形式,“挟天子以令诸侯”强调利用权威,手段与合法性不同。这些词语的区别在于权力来源、象征物功能及使用场景的差异。
“杖节把钺”的单字解释
【杖】:1.拐杖;手杖:扶杖而行。2.泛指棍棒:擀面杖。拿刀动杖。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把】:[bǎ]1.用手握住:把舵。两手把着冲锋枪。2.从后面用手托起小孩儿两腿,让他大小便:把尿。3.把持;把揽:要信任群众,不要把一切工作都把着不放手。4.看守;把守:把大门。把住关口。5.紧靠:把墙角儿站着。把着胡同口儿有个小饭馆。6.约束住使不裂开:用铁叶子把住裂缝。7.给(gěi)8.车把:那辆车的把折(shé)了。9.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草把。秫秸把。10.姓。11.“把”的宾语都是确定的。b)用“把”的句子,动词后边有附加成分或补语,或前边有“一”等特种状语。但在诗歌戏曲里可以不带:扭转身来把话讲。c)用“把”的句子,动词后头一般不带宾语,但有时带:把衣服撕了个口子。把这两封信贴上邮票发出去。d)用“把”的句子,有时候后面不说出具体的动作,这种句子多半用在表示责怪或不满的场合:我把你个糊涂虫啊!e)近代汉语里“把”曾经有过“拿”的意思,现代方言里还有这种用法(“那个人不住地把眼睛看我”)。12.加在“百、千、万”和“里、丈、顷、斤、个”等量词后头,表示数量近于这个单位数(前头不能再加数词):个把月。百把块钱。斤把重。13.指拜把子的关系:把兄。把嫂。[bà]1.器具上便于用手拿的部分:茶壶把儿。掸子把儿。2.花、叶或果实的柄:花把儿。梨把儿。
【钺】:古代兵器,青铜或铁制成,形状像板斧而较大。
“杖节把钺”的相关成语
“杖节把钺”的关联成语
杖字的成语
节字的成语
把字的成语
钺字的成语
杖开头的成语
节开头的成语
把开头的成语
钺开头的成语
zhang的成语
jie的成语
ba的成语
yue的成语
zjby的成语
杖节什么什么的成语
杖什么把什么的成语
杖什么什么钺的成语
什么节把什么的成语
什么节什么钺的成语
什么什么把钺的成语
* 杖节把钺的意思 杖节把钺的成语解释 杖节把钺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