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土之谋的意思 桑土之谋的读音和出处

  • sāng
  • zhī
  • móu
成语名称:
桑土之谋
成语拼音:
[sāng tǔ zhī móu]
成语解释:
喻勤于经营谋划,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
《明史·赵世卿传》:“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土之谋,有事则议全汤之策。”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桑土之謀
英文翻译:
Sangtu's pla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桑土之谋”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S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经营 谋划 防患未然
更多含义:
“桑土之谋”与其他类似成语的区别在于侧重点和语境不同。“桑土之谋”出自《诗经》,强调提前做好物质准备以应对危机,如加固桑树根基防止虫害,体现长期防备的务实态度。“未雨绸缪”侧重行动上的预先筹划,如修补房屋以防风雨,突出主动性。“防患未然”泛指在祸患发生前消除隐患,强调结果而非手段。“曲突徙薪”源自《汉书》,主张通过改变布局消除风险,如移开柴草避免火灾,更具策略性。“亡羊补牢”则指事后补救,与前三者的事前预防形成对比。“居安思危”侧重心理层面的危机意识,不涉及具体措施。这些词语虽都含预防思想,但“桑土之谋”更贴近农耕社会的实际准备,其他成语或抽象概括,或指向不同阶段,需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桑土之谋”的单字解释

】:1.桑树,落叶乔木,树皮有浅裂,叶子卵形,花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2.(Sāng)姓。
】:1.土壤;泥土:黄土。黏土。土山。土坡。土堆。2.土地:国土。领土。3.本地的;地方性的:土产。土话。这个字眼太土,外地人不好懂。4.民间的;民间沿用的;非现代化的(区别于“洋”):土法。土专家。土洋并举。5.不合潮流;不开通:土里土气。土头土脑。6.未熬制的鸦片:烟土。7.姓。
】: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1.主意;计谋;计策:阴谋。足智多谋。2.图谋;谋求:谋生。谋害。为人类谋福利。3.商议:不谋而合。4.姓。

“桑土之谋”的近义词

“桑土之谋”的相关成语

“桑土之谋”的关联成语

* 桑土之谋的意思 桑土之谋的成语解释 桑土之谋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