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威怀德的意思 畏威怀德的读音和出处
- 畏
- 威
- 怀
- 德
- 成语名称:
- 畏威怀德
- 成语拼音:
- [wèi wēi huái dé]
- 成语解释:
- 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 成语出处:
- 《国语 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 成语例句:
- 虽奉天子明诏来讨不廷,只要畏威怀德,不是贪取土地,致害生灵。(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畏威懷惪
- 英文翻译:
- Awesomeness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畏威怀德”成语接龙
- 成语分类:
-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感受的成语 W开头的成语
- 成语关注:
- 思念 畏惧 声威 感念
- 更多含义:
- “畏威怀德”强调因威严而敬畏,因仁德而感怀,侧重描述被治理者对统治者权威与德行的双重态度,如《左传》中“畏威而怀德”体现威慑与感化的平衡。“恩威并施”突出手段的并用,如赏罚分明,更强调主动的治理策略。“宽严相济”侧重宽厚与严厉的互补,常见于政策或管理方法,如执法时兼顾情理。“软硬兼施”适用范围更广,不限于上下级关系,可用于人际交往或竞争手段,如谈判中既给压力又给利益。“赏罚分明”仅聚焦奖惩机制的明确性,而“德才兼备”则单纯强调品德与能力的结合,不涉及威慑元素。这些词语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包含威慑与感化的对立统一,是否限定于治理语境,或是否强调手段的主动性。
“畏威怀德”的单字解释
【畏】:1.怕:不畏艰险。英勇无畏。2.敬服:令人畏服。后生可畏。
【威】:1.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态度:威信。威严。示威。助威。狐假虎威。2.凭借威力(采取某种行动):威逼。威吓。威胁。3.姓。
【怀】:1.胸部或胸前:掩着怀。小孩儿睡在妈妈怀里。2.心怀;胸怀:壮怀。襟怀。3.思念;怀念:怀乡。怀友。怀古。4.腹中有(胎):怀胎。怀孕。5.心里存有:怀恨。不怀好意。少(shào)怀大志。6.姓。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畏威怀德”的相关成语
“畏威怀德”的关联成语
畏字的成语
威字的成语
怀字的成语
德字的成语
畏开头的成语
威开头的成语
怀开头的成语
德开头的成语
wei的成语
wei的成语
huai的成语
de的成语
wwhd的成语
畏威什么什么的成语
畏什么怀什么的成语
畏什么什么德的成语
什么威怀什么的成语
什么威什么德的成语
什么什么怀德的成语
“畏威怀德”造句
畏威怀德,打一棒给个枣,李铭对此驾轻就熟。
荒唐,所谓忠义无非是畏威怀德,你怎么看的出来?
韩霜听说后,对文小龙更是畏威怀德,誓死追随。
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
* 畏威怀德的意思 畏威怀德的成语解释 畏威怀德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