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灼见的意思 真知灼见的读音和出处

  • zhēn
  • zhī
  • zhuó
  • jiàn
成语名称:
真知灼见
成语拼音:
[zhēn zhī zhuó jiàn]
成语解释:
真:真实;真知:正确的认识;灼:明白透彻;见:见解。正确透彻的认识和见解。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成语例句:
两家之学皆深入宋儒之室,但以汉学为不可废耳,多倚墙之见,依违之言,岂真知灼见者哉!(江藩《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见,不能读作“xiàn”。
繁体字形:
真知灼見
英文翻译:
high perspicacity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真知灼见”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高考常考易错成语 人物心理的成语 认知的成语
成语关注:
真实 真知 正确 认识 明白 透彻 见解
更多含义:
“真知灼见”强调见解的正确性与深刻性,特指通过实践或深入思考形成的独特观点,常形容对复杂问题的精准洞察,如“他的分析充满真知灼见”。“高瞻远瞩”侧重长远眼光与战略思维,多用于宏观规划,如“企业家的高瞻远瞩推动行业发展”。“远见卓识”突出预见性与卓越见识,如“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引领技术突破”。“独具只眼”强调观察角度的独特性,如“评论家独具只眼发现作品价值”。“一针见血”则重语言表达的犀利直白,如“他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核心”。相比之下,“真知灼见”更侧重观点本身的价值与深度,其他词语或强调时间维度,或侧重表达方式。

“真知灼见”的单字解释

】: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zhī]1.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使知道:通知。知照。3.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4.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6.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zhì]古同“”,智慧。
】:1.烧;烫:灼伤。2.明白;透彻:灼善恶之别。3.明亮:灼然可见。
】:[jiàn]1.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2.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3.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4.(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5.会晤:会见。接见。6.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7.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8.姓。[xiàn]1.古同“”,出现,显露。2.古同“”,现存。

“真知灼见”的反义词

“真知灼见”的近义词

“真知灼见”的相关成语

“真知灼见”的关联成语

“真知灼见”造句

只有努力付诸实践,才有真知灼见

十句无关痛痒的话,不如一句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

办天下大事,贵实心,尤贵虚心。非真知灼见不能办事,亦不能论事,贵耳贱目,最足误事。

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确是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他可不能冒失地以自己的愚昧无知来对抗这人的真知灼见

学员以参观,座谈形式进行交流探讨,思想碰撞而获得真知灼见

真知灼见的经营管理理念,是名牌企业创业文化的精华。

* 真知灼见的意思 真知灼见的成语解释 真知灼见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