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郐无讥的意思 自郐无讥的读音和出处

  • kuài
成语名称:
自郐无讥
成语拼音:
[zì kuài wú jī]
成语解释:
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成语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请观欲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自郐以下无讥焉。”
成语例句:
〖示例〗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宋 张孝祥《丑奴儿》词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分句;指不值一提
结构类型:
偏正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自鄶無譏
英文翻译:
Never laugh at yourself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自郐无讥”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左传的成语 Z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表示 值得 自郐以下
更多含义:
“自郐无讥”出自《左传》,原指郐国之后的诗作不值得评价,现多用于形容事物因水平低下而不值得评论,侧重表达对低劣事物的轻蔑态度,常用于文化或艺术领域,其他类似词语则各有侧重。“不屑一顾”强调主观上轻视,不愿关注,适用范围更广,如人或事。“不足挂齿”多指事情微小,不值得提及,常用于自谦或淡化某事。“不值一提”与“不足挂齿”接近,但更直接强调无价值,不带自谦意味。“嗤之以鼻”则带有更强烈的轻蔑与嘲笑情绪,直接用动作表达不屑,情感更外露。相比之下,“自郐无讥”的批评对象更具体,隐含对整体层次的否定,而其他词语多针对单一对象或行为,且情感强度与使用场景存在差异。

“自郐无讥”的单字解释

】: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1.周朝国名,在今河南新密东北。2.姓。
】:[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5.姓。[mó]见【南无】。
】:讥讽:讥笑。讥刺。反唇相讥。

“自郐无讥”的近义词

“自郐无讥”的相关成语

“自郐无讥”的关联成语

* 自郐无讥的意思 自郐无讥的成语解释 自郐无讥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