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失水的意思 蛟龙失水的读音和出处

  • jiāo
  • lóng
  • shī
  • shuǐ
成语名称:
蛟龙失水
成语拼音:
[jiāo lóng shī shuǐ]
成语解释:
蛟:传说的无角龙。蛟龙失掉了赖以生存的水。比喻英雄失去凭借
成语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不可,蛟龙失水,蝼蚁足以制之。”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指失势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蛟龍失水
英文翻译:
Water loss of Jiaolo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蛟龙失水”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主谓式成语 四字成语 J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传说 角龙 蛟龙 失掉 赖以 生存 比喻 英雄 失去
更多含义:
“蛟龙失水”与其他类似成语如“虎落平阳”“龙游浅水”等有细微区别。“蛟龙失水”出自《韩非子》,强调失去依托的环境导致能力无法施展,侧重环境对个体优势的剥夺,多用于形容有才能的人因失去支持而受困,如领导或人才被排挤。“虎落平阳”出自民间俗语,侧重强者陷入弱势环境后的被动处境,常形容英雄落魄或权威失势,带有无奈或同情的色彩。“龙游浅水”出自《增广贤文》,强调环境对能力的限制,多用于暂时性困境,暗含“仍有潜力,待机而发”的意味,如资源不足但未完全失去希望。三者皆比喻环境制约能力,但“蛟龙失水”更突出环境与能力的依存关系,“虎落平阳”更强调强者失势的落差感,“龙游浅水”则更侧重环境与能力的暂时性矛盾。

“蛟龙失水”的单字解释

】:蛟龙,古代传说中一种能发洪水的龙。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蛟龙失水”的反义词

“蛟龙失水”的近义词

“蛟龙失水”的相关成语

“蛟龙失水”的关联成语

* 蛟龙失水的意思 蛟龙失水的成语解释 蛟龙失水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