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风肉雨的意思 血风肉雨的读音和出处

  • xuè
  • fēng
  • ròu
成语名称:
血风肉雨
成语拼音:
[xuè fēng ròu yǔ]
成语解释:
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
成语出处:
梁启超《论权利思想》:“试一读欧美诸国法律发达史,如立宪政,废奴隶……等诸大法律,何一不自血风肉雨中熏沐而来。”
成语例句:
曾朴《孽海花》第16回:“虽说血风肉雨的精神,断无惜香怜玉的心绪。”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指恐怖气氛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血風肉雨
英文翻译:
Blood storm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血风肉雨”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风的成语 雨的成语 大的成语
成语关注:
形容 剧烈 残酷 性格 刚强
更多含义:
“血风肉雨”与其他类似成语或词语的区别在于意象的侧重与使用场景,“血风肉雨”以“肉”强化了血肉横飞的惨烈感,突出直观的肢体残破画面,多用于形容战场或屠杀的极端暴力场面,而“腥风血雨”更强调血腥气味的弥漫,可比喻残酷的社会环境或斗争,适用范围更广,如“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此外,“血流成河”仅描述血液汇聚的惨状,画面单一,“尸横遍野”侧重尸体数量多且分布广,可用于天灾或战争,“刀光剑影”则弱化血腥感,强调打斗的激烈与危险,多用于武侠或竞技场景。这些词语虽同属暴力意象,但“血风肉雨”因“肉”的存在更具视觉冲击力,常用于文学化的血腥描写,而其他词汇或偏重气味、数量,或弱化具体细节,使用语境存在差异。

“血风肉雨”的单字解释

】:[xuè]1.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红色,有腥气,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作用是把养分和激素输送给体内各个组织,收集废物送到排泄器官,调节体温和抵御病菌等。也叫血液。2.有血统关系的:血亲。血缘。3.比喻刚强热烈:血性。血气。4.指月经。5.姓。[xiě]义同“”(xuè):流了一点血。吐了两口血。
】:[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yǔ]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yù]古指下(雨、雪等):雨雪(下雪)。雨粟。

“血风肉雨”的近义词

“血风肉雨”的相关成语

“血风肉雨”的关联成语

* 血风肉雨的意思 血风肉雨的成语解释 血风肉雨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