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租食税的意思 衣租食税的读音和出处

  • shí
  • shuì
成语名称:
衣租食税
成语拼音:
[yì zū shí shuì]
成语解释:
租、税:田赋和各种税款的总称。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多少男人,衣租食税,及至事到临头,尚且如此。”
成语例句:
正是,多少男人,衣租食税,及至事到临头,尚且如此。(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近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衣租食税
英文翻译:
Taxes on clothing, rent and food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衣租食税”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Y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田赋 税款 总称 依靠 百姓 缴纳 租税 生活
更多含义:
“衣租食税”特指依靠收取租金和赋税维持生活,多用于描述旧时统治阶层或剥削者的经济来源,强调其寄生性,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批判性语境,如《红楼梦》中提及贾府依赖“衣租食税”生存。“不劳而获”泛指不付出劳动而获取成果,适用范围更广,可指代各类不劳而利的行为,如盗窃、剥削等,贬义色彩更强烈。“坐享其成”侧重强调不参与劳动而享受他人成果,多用于中性或略带批评的语境,如团队合作中偷懒者被指责为“坐享其成”。“剥削”则直接指向通过压榨他人劳动成果获利,语义更尖锐,适用于揭示阶级矛盾或社会不公,如“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这些词语均涉及不劳而利,但“衣租食税”聚焦特定经济模式,其他词语则侧重行为性质或社会关系。

“衣租食税”的单字解释

】:[yī]1.衣服:上衣。内衣。大衣。丰衣足食。2.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笋衣。糖衣。3.胞衣。4.姓。[yì]穿(衣服);拿衣服给人穿:衣布衣。解衣衣我。
】:1.出代价借用:租照相机。2.把东西借给别人而收取一定的金钱或实物:把车子租给乘客。3.出租收取的金钱或实物:收租。房租。4.旧指田赋:租税。
】:[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1.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关税。营业税。纳税。2.(Shuì)姓。

“衣租食税”的近义词

“衣租食税”的相关成语

“衣租食税”的关联成语

* 衣租食税的意思 衣租食税的成语解释 衣租食税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