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从背言的意思 面从背言的读音和出处

  • miàn
  • cóng
  • bèi
  • yán
成语名称:
面从背言
成语拼音:
[miàn cóng bèi yán]
成语解释: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成语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当时皆谓祸不及身,面从背言,不以为患。”
成语例句:
感情褒贬:
贬义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人表里不一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靣従背言
英文翻译:
Face from back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面从背言”成语接龙
成语分类: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M开头的成语
成语关注:
听从 顺从 乱说
更多含义:
“面从背言”指表面顺从,背后却发表不同意见,强调表里不一,带有贬义,多用于描述人际交往中的虚伪态度。“阳奉阴违”侧重公开场合假装遵从,私下违背执行,常用于形容对上级或规则的态度,如职场或政治场景。“口是心非”泛指心口不一致,未必伴随具体行为,适用场景更广泛,如日常谎言或敷衍回应。“两面三刀”突出使用多种手段欺骗他人,带有主动挑拨、陷害的恶意,如挑拨离间者。“笑里藏刀”强调表面友善热情,内心暗藏杀机,常形容突然发难的阴险行为,如伪装友好的陷阱。这些词语均含虚伪之意,但“面从背言”聚焦当面与背后的言行矛盾,“阳奉阴违”强调对权威的欺骗性,“口是心非”侧重言语与内心的差异,“两面三刀”突出手段多样与主动害人,“笑里藏刀”则特指伪装善意实施伤害。

“面从背言”的单字解释

】: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竖,直。2.古同“”,放任。
】:[bèi]1.躯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对: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儿)某些物体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儿。墨透纸背。3.(Bèi)姓。4.背部对着(跟“向”相对):背山面海。背水作战。人心向背。5.离开:背井离乡。6.躲避;瞒:光明正大,没什么背人的事。7.背诵:背台词。书背熟了。8.违背;违反:背约。背信弃义。9.朝着相反的方向:他把脸背过去,装着没看见。10.偏僻:背静。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顺利;倒霉:手气背。12.听觉不灵:耳朵有点背。[bēi]1.(人)用脊背驮: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负担;承担:背债。这个责任我还背得起。3.指一个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麦子。一背柴火。
】: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面从背言”的近义词

“面从背言”的相关成语

“面从背言”的关联成语

* 面从背言的意思 面从背言的成语解释 面从背言的拼音、词性、造句、出处、近义词、反义词以及成语故事典故。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