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庚申英法联军文言文(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1.清咸丰朝大事年表

1850年

道光帝卒;奕詝继位,改元咸丰

1851年

1 月11日,洪秀全领导拜上帝会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9 月,太平军克永安

12月,封王建制

1853年

1 月,清廷命曾国藩帮办湖南团练

太平军攻克武昌、九江、安庆;下南京建都,改名天京;派李开芳、林凤祥北伐,直趋天津;同时派胡以晃、赖汉英溯江西征

3 月,清军建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4年

6 月,英、美、法驻沪领事共同控制上海海关

1855年

1 月,石达开、罗大纲在鄱阳湖口大败湘军水师

3 月,林凤祥、李开芳被俘就义

1856年

2 月,广西西林发生马神甫事件

秦日纲等大破清军江北大营;石达开、秦日纲破江南大营,天京解围

9 月,韦昌辉杀杨秀清,天京变乱起

11月,洪秀全诛韦昌辉,石达开回天京提理政务

10月,广东水师拘捕走私船“亚罗号”上的海盗和水手;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

石达开受天王疑忌,带10万精兵出走

12月,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

5 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6 月,俄、美、英、法逼迫清廷相继签订《天津条约》

陈玉成、李秀成再破清军江北大营

陈玉成、李秀成在安徽三河镇全歼湘军主力李续宾

6 月,大沽守军击沉击伤英法军舰10余艘

1859年

6月25日,英法联军强行闯入大沽口,清守军奋起抗击,重创英法舰队,致使英法联军狼狈退出大沽。

1860年

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东取常州、苏州;建苏福省

6 月,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协助清军进攻太平军

8 月,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陷大沽,入天津

9 月,大败清军于京东八里桥,咸丰帝逃热河

10月,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劫掠、焚毁圆明园,奕欣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1 月,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咸丰帝卒;载淳即位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杀肃顺,载垣、端华自尽;改元同治,两太后垂帘听政(见辛酉政变)

12月,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洋务运动始此

咸丰庚申文言文翻译,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文言文,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翻译

2.天干地支是指什么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作用】

可推算中国历史年代

考古发现,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可能是当时的日历。这也说明在商朝时已经开始使用干支纪日了。根据考证,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公元前720年二月初十),曾发生一次日食。这是中国使用干支纪日的比较确切的证据。而使用皇帝年号纪年则是汉武帝时期的建元年号。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

如《冯婉贞》:“咸丰庚申,英法联军白海入侵。”咸丰,皇帝年号;庚申,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一,公元年除以天干(10)的余数减3,即为天干.(若余数小于0或等于0,则加天干位10)

二,公元年除以地支(12)的余数减3,即为地支.(若余数小于0或等于0,则加天干位12)

如:以2002为例,2002÷10=…+2-3=-1+10=9 天干为壬

2002÷12=…+10-3=7 地支为午

因此,2002为壬午年。

咸丰庚申英法联军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