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李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

【小题1】D【小题2】B【小题3】(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3)略解析:略【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 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

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

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着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了。

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 ”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部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 ”判贼都笑了。

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

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

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2.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案】【小题1】A【小题2】D【小题3】D【小题4】⑴当时皇上下诏富民要捐大米帮助边防,捐千石以上的以皇上的诏书来褒扬他。

⑵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所到之处以办事严厉著称,然而对待下属时常常脾气暴躁。 【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旌:表扬,表彰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②为皇上诏令;⑤表现的是金濂厚敛。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3】试题分析:“核实后被关进监狱”这一说法,不合事实。并非“东宫确立才被启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尽量用直译。第一句“输”、“褒”、后置状语结构各1分、语句通顺,2分。

第二句每分句1分;若整句译文不通顺,扣1分。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金濂,字宗瀚,山阳人。

永乐十六年(1418),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他曾说郡县官员贪污,应敕令按察司、巡按御史考察廉洁能干的人,就如洪武年间的做法那样,再派使者去慰劳和奖赏,这样则官员清浊自分,守法而有治绩的官员也受到鼓励。

皇上嘉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因受推荐他升为陕西副使。

正统元年(1436),他上书请将各卫的缺官补上,增加宁夏守兵,设汉中镇守都指挥使。这些建议多得讨论实行。

三年,他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金濂有心计,善于筹划,西陲安然。

当时皇上下诏令富民输运粮 食助边,运送一千石以上的可得玺书褒奖。金濂说边防地区粮食很贵,请对达不到这个数目的人也进行表彰,边粮储备因此得到充实。

福建贼邓茂七等人作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不胜。十三年(1448)十一月,朝廷大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征讨,用金濂参赞军务。

他们到达时,御史丁蠧已大破贼人,邓茂七死,其余的贼人拥戴他哥哥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抵抗官军。金濂与众人商议,便用弱兵引诱他们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他们的堡垒,于是擒住了邓伯孙。

皇上于是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寇,而留下金濂扫平还没攻下的其余贼人。 正值英宗被俘,军事紧急,金濂被召回。

议论者纷纷弹劾金濂无功,景帝不问,加封他为太子宾客,支给二职俸禄。不久他改任户部尚书,进封为太子太保。

当时四方用兵,粮饷需要紧迫,金濂全面安排计划,提出十六项节减开支的建议上奏实行,国家用度得以不缺乏。 不久,上皇回来了,也先请如先前派遣使者往来,皇上坚决拒绝。

金濂一再上疏劝谏,皇上不听。当初,皇上即位时,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全国租税的十分之三。

金濂传檄有关官员,只减征米麦,其他折收银两和布匹丝帛的照旧征收。三年二月,学士江渊对皇上谈到此事,皇上命户部调查处理。

金濂心中惭愧,抵赖说没有。给事中李侃等人请询问天下有关官员违反诏令的原因。

金濂担心事情败露,便说:“银两布匹和丝帛,诏书上没写明,如果一概减免,国家用度怎够开支?”于是给事中和御史都弹劾金濂失信于民,使人民怨恨国家,并且还揭发了他的阴事。皇上想宽宥他,而李侃和御史王允极力反对,遂把他关进都察院监狱。

过了三天把他放了出来,削去太子太保之衔,改到工部。吏部尚书何文渊说理财非金濂不可,于是又调他回户部。

金濂上疏自述,顺便请求退休,皇上安慰挽留他。东宫太子建立后,恢复金濂太子太保之衔。

不久他又提出节减军匠和僧道人员过滥的食粮等十项建议上奏。五年,他在任上去世。

以军功追封他为沭阳伯 ,谥荣襄。金濂刚毅果断,有才干,但对待属下多暴怒。

在刑部时,他执法过严。到他任户部尚书时,正值用兵,国家财物短缺,颇采取厚敛的办法来保证供给。

文言文,阅读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亡在这件事情上(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职分(1分)。

(2)即使(1分)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1分) (3)略 略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

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

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着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了。

于是杨氏宣布命令:“凡是用砖瓦石块击中贼人的,奖赏他千钱;用刀箭兵器之类击中敌人的,奖赏他万钱。”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部分老小,一定照顾周到均匀,杨氏让李侃对敌人通话:“项城父老,守义担害曹轿丨计查袭肠陋而决不从贼,都全力死守不怕牺牲,即使得到我们的城也不能显示你们的军威,不如赶快离去,白白地失利,没有什么好处。”判贼都笑了。

这时有流矢射中李侃的手,李侃受伤而归。杨氏责备他说:“你不在,那么谁能固守阵地!即使死在城上,岂不比死在家里有意义吗?”李侃就忍着伤痛,又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

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希烈的女婿。

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4.文言文启蒙读本上的 269.巾帼不让须眉咋翻

哈哈,我正好翻到这篇~ 你是上外双语的吧~~唐德宗建中年间,李希烈叛国,攻陷了汴州,又谋划掠夺陈州,李侃是陈州的县令,认为城小但是贼人众多,想弃城逃跑。

他的妻子杨氏说: “贼人到了应当守城,力量不足,大不了死,您弃城逃跑,谁来守城?”李侃犹豫不决。杨氏说:“请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

于是在庭院召集官吏和百姓商议说说:“你们在这里出生,祖坟在这里,怎么容忍得了贼人的蹂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发誓于城同生死。

于是和贼人在城外奋战,李侃被乱箭射中,回到家里。妻子责备他说:“你不在阵地!谁肯坚持守城?即使死在城上,也比死在家里有意义!”李侃立即登上了城墙,士气大增。

贼人的将领中了箭死了,于是带领着士兵离开了。项城最终没有被贼人掠去,十分完整。

自己一个个字打的,好累的说!!!~~ 要追加哦~~~ o(∩_∩)o。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22—26题

1.(1)语:告诉、说 (2)恃:凭借、依靠 (3)去:距离 (4)无论:更不必说、不要说 (5)已:停止

2.(1)为:做、求;被 (2)之:往、去、到;的

3.(1)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西部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

4.(1)“贫者自南海还”,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也可。

(2)“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5.如:“事在人为,人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主观努力在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懂得读书机会的难得,珍惜有利时机勤奋学习”等。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 D (躬:亲自。)

2. B和C.

(B、其:代词,他;“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C、定语后置的标志;往,到。.去。 A、才。 D、连词,表承接。)

3. ①或:有时;马上:骑马走路。

②笃学:勤学;于我何有:宾语前置句,于我有何。

4. 两人共有的品质是勤奋。

司马温公: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皇甫谧: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文言文阅读李侃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