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的文言文
1.“帮助”在文言文或者古代的时候一般怎么说?
“帮助”在文言文或者古代的时候用作:“助”,如:春秋·孔子《论语》: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孔子说:“颜回不是对我有帮助的人,他对我说的话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助
拼音:zhù,注音:ㄓㄨˋ,部首:力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7画,五笔86:EGLN
五笔98:EGET,仓颉:BMKS,郑码:LCYM,四角:74127,结构:左右,电码:0504
区位:5490,统一码:52A9,笔顺:丨フ一一一フノ
释义:
1、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
2、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宣助[xuān zhù]
宣扬佑助。
2、景助[jǐng zhù]
大力援助。
3、助边[zhù biān]
谓捐献财物以资助边防费用。
4、赠助[zèng zhù]
帮助治丧而赠以财货衣帛等。
5、夹助[jiā zhù]
辅助。
2.“帮助”在文言文或者古代的时候一般怎么说
在文言文中,“帮”和“助”是同义词,而且“助”的本义就是“帮助”。像这类同义词连用的短语,在中古文言文中逐步演化成了词汇,所以“帮助”短语,后来又成为了文言文的复音实词,犹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例如:宋 宗泽《乞回銮疏》之十四:“凡勤王人,例遭斥逐,未尝有所犒赏,未尝有所帮助。”
另及:
原文“我需要你的帮助”是一句表认定的主谓句,主语由代词“我”充当;谓语则由述宾短语“需要你的帮助”充当,其中:定中短语“你的帮助”充当谓词“需要”的宾语。由此可见,原文的文言文可作如下转换:
我,转换成自称代词“吾”;需要,转换成动词“需”,因为文言文“需”原本就有“需要”的义项;定中短语“你的帮助”,可以转换成“尔助之”,也就是“你帮助我”之意。
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的文言文大意是:吾需尔助之也。
3.文言文翻译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
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
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
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日,芙蓉十里如锦,得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索抱屏立,积岚沉雾。
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轸。丛翠之中,隐见村落。
降监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
寺僧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锸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径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
译文: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路途径,带拿来清澈明白溪,流水澄澈,洞看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细小的鱼尾游,轻快敏捷跳达。
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向下覆朱户,安静静无人,鸟发出声响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值得茂,水值得阔,这作西湖呢。
每至隆重夏的日,芙蓉十里象锦,得风芬馥,士女骈阗,靠近流泛舟饮酒,最作胜的地方了。 憩青龙桥,桥翻转几武,有寺跟着山傍岩,古老柏阴森,石路群(泛指多)级。
山腰有阁,翼拿来群(泛指多)峰,寻找抱防止确定,堆放岚沉雾。前去开一镜,堤柳溪流,杂拿来畦轸。
丛翠的里面,隐看见村落。委派监水走,至功德寺,宽博有乡下的达到。
前去绕清澈明白流,有危桥可坐下来。 寺僧多习农事,日停西,看见道路途径人执畚的人(或事物)锸带笠的人(或事物)乡下的歌并且回家。
有老僧持杖散步道路参与,水田浩白,群蛙偕发出声响。 唉!这样田家的乐呢。
我不看见这样的人(或事物)三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