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初一上语文古文复习资料)

1.初一上语文古文复习资料

应该不要翻译吧. 10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诗十五首 观沧海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 年代:唐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七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

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

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天净沙 秋思 年代:元 作者:马致远 体裁:散曲 类别:记时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木兰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南北无名 体裁:乐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孙权劝学 出自《资治通鉴》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七绝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 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年代:清 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累累累累累啊~!~~~~~~~~~~~~~~~~~~~~~。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有哪些,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全部,初一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2.初一上册期末语文文言文文言文考题

初一上册可以考的文言文很多,多是对比阅读(二)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3题。

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9分。(甲)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跳踉:跳跃。④㘎(hǎn):吼叫)1.《古代汉语词典》中,“益”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水漫出来 ②增多,增加 ③助④益处,好处 ⑤渐渐。

结合前后文可以判断,“益习其声”中加点字“益”意思是 (2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 驴不胜怒,蹄之。

3。 探究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补充完成以下语句。

(每空限15字以内)(3分)讲学家只知 ① ,不知 ② ;老虎只知 ③ ,不知 ④ ;由此看来天下事有相同的原理: ⑤ 。

文言文,上册,复习,语文

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解 &《童趣》 一、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

[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

[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毫,细毛。[故]所以。

[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

[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昂首]抬头。

昂,抬。 [项]颈,脖颈。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果]果真。

[唳(lì)]鸟鸣。[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为(wèi)]被。

[方]正。[鞭]用鞭子打。

[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

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

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

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阅读探究 1.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3.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一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二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三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 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 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细致的观察。

关键:丰富的想像。 8. 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① 有强烈的好奇心。

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五、迁移运用 1. 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②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③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3. 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Q精神”等。

4. 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儿童善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

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 &《〈论语〉六则》 一、词语积累 (一)常规词语 [子]先生,指孔子。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

习,温习、复习、实习。 [朋]同门,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亦]也。 [自]从。

[(不)知](不)了解。[愠(yùn)]生气,发怒。

[君子]指高尚的人。 [吾]我。

[日]每天。 [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为(wèi)]替,给。 [谋]谋划,指办事。

[忠]尽心竭力。 [交]结交,交往。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故]指学过的知识。 [罔(wǎng)]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诲(huì)]教,教导。 [知(之)]知道(它)。

[是]此,这。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看齐,一齐。 [内]指内心。

[善者]指长处。善,好。

[从]跟从,这里指学习。[士]士人,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这里指有抱负或有特殊地位的人。 [弘(hóng)毅]刚强,勇毅。

[任]负担,担子。引申为责任、职责。

[重]重大。 [已]停止。

[岁寒]寒冷的冬天。岁,指时间。

[凋(diāo)]凋谢。 [行]奉行。

[其]大概。[恕(shù)]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 (二)通假字、古今字 。

4.怎么复习初一上册语文

给你点复习重点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 1 《在山的那边》——《长江文艺》——王家新 2 《走一步,再走一步》——《当代少年》——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 《生命 生命》——《杏林子作品精选》——杏林子——女作家 4 《紫藤萝瀑布》——《铁箫人语》——宗璞 5 《童趣》——《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6 《理想》——《流沙河诗集》——流沙河 7 《短文两篇》 《行道树》——《张晓风选集》——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无言歌》——周素珊 8 《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周国平文集》——周国平 9 《我的信念》——《现代人的智慧》——玛丽?居里——居里夫人,波兰人,著名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0 《〈论语〉十则》:孔子——春秋时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11 《春》——《朱自清全集》——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文集》——老舍——舒庆春,北京人,著名作家 13 《山中访友》——《散文》——李汉荣 14《秋天》——《预言》——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15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次北固山下》——《全唐诗》——王湾——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西江月》——《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南宋著名爱国诗人 《天净沙 秋思》——《全元散曲》——马致远——元朝著名戏曲作家 16 《化石吟》——《科学24小时》——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9 《月亮上的足迹》——《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朱长超 20 《山市》——《聊斋志异》——蒲松龄——清代文学家 21 《风筝》——《野草》——鲁迅 22 《羚羊木雕》——《东方少年》——张之路 23 《散步》——《北京青年报》——莫怀戚 24 《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纸船 寄母亲》——《繁星》——冰心——谢婉莹,诗人、作家 25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余嘉锡《世说新语笺舒》——刘义庆——南朝人 26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27 《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全集》——郭沫若——郭开贞,诗人、学者 28 《女娲造人》——《神话故事新编》——袁珂 29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精选》——金波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刻者》《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伊索——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智子疑邻》——《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再给你点复习题吧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古诗词、文言文、文学常识测试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古诗词填空(每空1分,共21分)1. 君问归期未有期, 。

2. 枯藤老树昏鸦, , 。3. 杨花落尽子规啼, 。

4. 烟笼寒水月笼沙, 。5. ,风正一帆悬。

6. 神龟虽寿, 。 ,终为土灰。

7.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孤山寺北贾亭西, 。9.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 。10. , 。

小园香径独徘徊。11. 兴尽晚回舟, 。

争渡,争渡, 。12. 半亩方塘一鉴开, 。

问渠那得清如许? 。13. 正入万山圈子里, 。

14. ,邀我至田家。二、文言文填空(每空1分,共27分)15.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

16. 余年幼, , 。神定, ,鞭数十, 。

17. :“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有一言_______________?”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见宫殿数十所,___________,始悟为山市。

, 。20. 既而风定天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霄汉。

21.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22. 元方曰:“ ,日中不至, ; ,则是无礼。”三、课文内容填空(每空1分,共7分)23.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它生长着。

24. 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2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向前去。

26.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睁开了眼。 ,水涨起来了, 。

27.山尖全白了, 。四、翻译下列古文(每题2分,共10分)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29.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30.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3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五、根据提示填空(每题2分,共16分)33. 《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3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 35. 《〈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6. 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