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文言文翻译启示(关于祖逖的文言文的翻译)

1.关于 祖逖 的文言文的翻译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祖逖列传文言文翻译,范阳祖逖文言文翻译,祖逖避难文言文翻译

2.《祖逖》文言文翻译

【原文】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译文】 从前,范阳有一个叫祖逖的人,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外族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祖逖这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 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招募士兵。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以上答复希望能够帮到你,满意请采纳。

文言文,启示,翻译

3.读22课古文二则孙权劝学,祖逖北伐给我们的启示

词语解释 1、初:当初,当时。

2、权:指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3、谓:对。

说。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你。 5、今:现在。

6、涂,通“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 7、辞:推辞。 8、务:事务。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经书。

经:指《易》《诗》《书》《春秋》《礼》等书。 11、博士:古代学官名。

12、涉猎:泛览,粗略的读。 13、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14、乃:于是,就。

15、及:到了…的时候。 16、过:到。

17、及:等到 18、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9、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0、非复:不再是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识、认清。

25、但:只,仅 26、孰若:哪个像 27、谓:对……说 28、就:从事 29、遂:于是,就 30、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 31、何:为什么 3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曾经杀掉关羽 33、耳:通“尔”,语气词,罢了 34、吴下:指吴国,现在江苏苏州 35、何:为什么 36、乃:于是,就 37、始:开始 38、与:和 39、论:讨论 40、议:议事 41、大:非常,十分 42、惊:惊奇 43、今:现在 4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45、复:再 46、即:就 47、何:为什么 48、拜:拜见 49、遂:于是,就 50、就:靠近 51、待:等待 通假字 卿今当涂掌事 涂:通“途”,道路。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一词多义 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正) 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博士:古,当时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一种学位 往事:古:指历史。

今:过去的事 及:等到。

时候 大:很,非常 岂:难道 就:本意靠进,此为去做 士:人物的通称 本文第一个见:了解 第二个见:认清事物 过:到,经过 但:【但当涉猎】 古:只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编辑本段]三、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很多事务来推辞孙权的劝说。孙权说:“又不是想让你成为很有学问的学者,只不过应当广泛阅览,了解过去的历史。

你说军中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忙)?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自己有很多收益。”于是吕蒙开始读书。

等到鲁肃到寻阳,跟吕蒙议论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是才干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吕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就更加另眼相看,长兄看到事物的变化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告别。 1.本文是怎样以对话表现人物的?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

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

“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

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从另一方面,我们有不难看出一点——为什么在吕蒙“非复吴下阿蒙”的时候,鲁肃才和吕蒙“结友”,这里面难道没有一层社会原因吗?当吕蒙有了才华,有了见识,鲁肃看出来,这人,以后肯定有大作为,现在何不早早交友,以后大家相互之间有个照应。看来,一个人有没有很多朋友,你有没有“利用价值”还是很重要的! 3、练习说明 一、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二、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

4.翻译 祖逖字士稚,范阳道人也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

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

后来他就博揽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

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比及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以他为首。

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

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反。”

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文言文翻译启示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