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文言文
1.古文中"干"有哪些意思?
意思:1、主干。
举例:故枝不得大如干,末不得强于本。——《淮南子·主训》2、又。
举例: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车行》3、主管。
举例:光武即位,知湛名儒旧臣,欲令干任内职,征拜尚书。——《后汉书·伏湛传》4、干练。
举例:邕善书计,强记默识,以干济见知。——《北齐书·唐邕传》5、盾牌。
举例: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礼记·祭统》。
注:“朱干,赤盾。”6、岸,水畔。
举例:鸿渐于干。——《易·渐卦》。
注:“干,水傍,故停水处。”7、触犯,冒犯,冲犯,冲。
举例:以干天祸。——《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扩展资料组词:1、干活[gàn huó] 花费体力或脑力做事,尤指苦苦地或努力地劳动。
2、能干[néng gàn] 有才能,会办事。3、才干[cái gàn] 办事的能力。
4、精干[jīng gàn] 精明强干。5、桢干[zhēn gàn] 中国古代筑土墙时用的木柱。
比喻事物的根基或能担负重任的人。6、贵干[guì gàn] 敬辞,问人要做什么。
7、干掉[gàn diào] 铲除;消灭。8、干部[gàn bù] 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士兵、勤杂人员除外)。
9、骨干[gǔ gàn] 长骨的中央部分,两端跟骨骺相连,里面是髓腔。10、树干[shù gàn] 树木的主体部分。
11、干流[gàn liú] 也叫主流。同一水系中所有支流汇入的河流。
大河干流常分为上、中、下游。与“支流”相对。
12、干才[gàn cái] 办事的才能。
2.求 《干》 译文
n年没看过古文了,晕的~~~我按自己的理解意思来翻译了,估计有很多出入,lz仅作参考吧:
矛盾(或译为盾戈)这种兵器的称谓由来已久,是由于盾和矛常常合并在一起使用因而得名,后世战争中的士兵,以近距离搏斗时和骑兵更善于使用这种兵器。通常是用右手执短兵刃,而左手则执盾牌以遮挡敌人射来的箭。在古代的战车上,往往有专职执盾牌的人,和专门射箭的人一起配合作战。如果两只手上都拿上长戈、戟和长矛,那么在战争中一点作用也没有。一般盾牌高度不超过3尺,用杞柳编织成项圈戴在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