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文言文(耐人寻味的古文课外)

1.耐人寻味的古文 课外

芋老人传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

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化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问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未并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2.寻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基本字义 寻 xún 寻,姓氏, 寻氏 (会意。

从工口,从又(彐)寸。本义:八尺为寻) 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a measure of length] 寻,绎理也。

——《说文》。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

——《方言一》 是寻是尺。——《诗·鲁颂·閟宫》。

传:“八尺曰寻。” 舒肘知寻。

——《大戴礼记·主言》 度寻舒两肱也。——《小尔雅》 蹄间三寻。

——《史记·张仪传》。索隐:“七尺曰寻。

按,程氏瑶田云,度广曰寻,度深曰仞。皆伸两臂为度。

度广则身平臂直,而适得八尺;度深则身侧臂曲,而仅得七尺。其说精巧,寻仞皆以两臂度之,故仞亦或言八尺,寻亦或言七尺也。”

争寻常以尽其民。——《左传·成公十二年》 无寻尺之禄。

——《国语·晋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三国演义》 深逾寻丈。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寻 xún 寻找 [look of;search;seek] 远寻师学。——《后汉书·列女传》 寻向所志。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视其侧。——《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寻其方面。

——《后汉书·张衡传》 又如:寻事(找岔子;招惹);寻门路不着(托人情找不着门路);寻瑕索瘢(寻找缺陷);寻疵责人(喻故意挑剔毛病,指责他人);寻孔讨气(找岔子生气);寻宿儿(投宿) 探究;研究;推求 [study;rearch;inquire into] 一一皆可寻其源。——苏轼《王维吴道子画》 又如:寻事(寻思;考虑);寻朱数墨(只知道背诵文句,不明白道理);寻省(推求省察) 用 寻,用也。

——《小尔雅》 日寻干戈。——《左传·昭公元年》 将寻斧柯。

——《孔子家语·观周》 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三国演义》 三年将寻师焉。

——《左传·僖公五年》 又如:寻戈(动用兵力);寻斧(用斧);寻师(用兵) 继续 [continue] 及武侯死后,夫人寻逝,临终遗教,惟以忠孝勉其子瞻。——《三国演义》 有利必有害,有损必有益,相纠相寻,至于无尽。

——谭嗣同《思篇》 又如:寻复(相继);寻声(随声);寻续(相继,连续) 讨伐,派兵去镇压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夫三军之所寻,将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国语·周语》 追逐 [pursue] 乃有迅羽轻足,寻景追括。

——汉·张衡《西京赋》 又如:寻行逐队(会合在一起);寻逻(巡查警戒);寻踪(跟踪捕捉) 通“燖”。用热水脱毛 [hot-water depilate] 必寻盟若可寻也。

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聘而言盟者,寻旧盟也。

——《公羊传·成公三年》 寻 xún 经常,时常 [often]。如:寻常外(不寻常);寻尝(平时);寻俗(寻常,平时) 顷刻,不久 [in a short instant;soon;after a little] 未果,寻病终。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寻,推公(袁可立)南户部尚书,因勒俾致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 寻移刑部。

——清·张廷玉《明史》 帝寻被执。——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寻遣丞请还。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虎亦寻卒去。——宋·苏轼《小儿不畏虎》 寻 xún 沿着,顺着 [along] 绍遂寻山北行。

——《后汉书》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唐·李白《东鲁门泛舟》 又如:寻村转疃(走村串巷) 寻 xín 寻开心 寻死 寻思 常用词组 寻常 xúncháng [ordinary;usual;common] 普通,一般 不寻常的来客 岐王宅里寻常见。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寻常巷陌。——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寻短见 xín duǎnjiàn [commit suicide] 自杀的俗称 寻根究底 xúngēn-jiūdǐ [get to the bottom of things;inquire deeply into] 寻求和追究事物的根底 寻花问柳 xúnhuā-wènliǔ [run around;be on the racket] 游赏风景;狎妓 [珏斋]与唐卿至亲,意气也很相投,都不会寻花问柳。

——《孽海花》 寻欢作乐 xúnhuān-zuòlè [go to town;gather life's roses;paint the lover red] 追求享乐放纵的生活 不务正业,整天追生梦死,寻欢作乐 寻机 xúnjī [look for an opportunity] 寻找机会 寻开心 xún kāixīn [make fun of ] 把某件事拿来取笑;取笑[某人] 寻觅 xúnmì [seek] 寻求,探索 不难寻觅到服饰与战争之间的联系 绕墙寻觅。——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寻摸 xúnmo [seek] 寻找 寻求 xúnqiú [pursue;explore;seek] 寻找探求;追求 寻思 xúnsi [think sth. over] 想;思考 寻死 xúnsǐ [try to commit suicide]∶打算自杀 [commit suicide]∶自杀 寻死觅活 xúnsǐ-mìhuó [so agonizing as to threaten to die] 闹着要死要活的。

指用寻死来进行要挟或吓唬人 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元·关汉卿《金钱池》 寻索 xúnsuǒ [search for] 循踪探索 寻味 xúnwèi [ruminate;think over]仔细体会;玩味 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

——《世说新语·文学》 耐人寻味 询问 xúnwèn [inquire] 询问;探索 今天不断有人来打听消息,寻问情况 寻隙 xúnxì [pick a quarrel] 找茬儿,寻衅 [金桂]正要摆布香菱,无处寻隙。——《红楼梦》 寻衅 xúnxìn [bite the thumb at;provoke a quarrel] 寻。

文言文,寻味

3.带有寻味二字的诗句或者顺口的句子

你好!

1. 寻味,出自《世说新语·文学》,释义为深入探求,仔细体味。

成语“耐人寻味”意思为: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耐:禁得起;

寻味:探索体味。

2. 《九日闲居读陶诗有怀》作者: 吴泳:

却思对床眠,寻味所乐处。

3. 《洞仙歌·冰肌玉骨》作者:苏轼:

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

4. 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世说新语·文学》

希望对你有帮助。

寻味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