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语文文言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所有古文)
1.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所有古文
小学各年级古诗、文 古诗和古文 山 村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古 朗 月 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锄 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梅 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 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绝 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鸟 (唐)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长歌行 汉乐府(民间诗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恨歌(节选) (唐)白居易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字经(节选) (宋)王应麟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成竿斜。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画 (清)高鼎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所 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华 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渔 歌 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赠 花 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竹 里 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 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成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江 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
2.小学北师大版学的全部文言文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1、《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2、《晏子使楚》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四年级下册3、语文天地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4、《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五年级上册5、《浙江潮》 周密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6、《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 (战国) 《吕氏春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子》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五年级下册7、《叶公好龙》 (汉) 《新序》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8、《活见鬼》 (明) 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六年级上册9、语文天地 《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10、《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楚王好细腰》 《墨子》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11、《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12、语文天地 《螳螂捕蝉》 《说苑》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六年级下册13、语文天地 《吾腰千钱》 (唐)柳宗元 水之氓咸善游。
14、《寓言二则》 《矛与盾》 《韩非子》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监:“物莫能陷也。” 《鹬蚌相争》 《战国策》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钳喙。
3.小学北师大版学的全部文言文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1、《寓言二则》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2、《晏子使楚》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四年级下册
3、语文天地 《蜀鄙二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4、《欲速则不达》
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
五年级上册
5、《浙江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6、《寓言两则》
《刻舟求剑》 (战国) 《吕氏春秋》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五年级下册
7、《叶公好龙》 (汉) 《新序》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8、《活见鬼》 (明) 冯梦龙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
六年级上册
9、语文天地
《杨震暮夜却金》 范晔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10、《寓言二则》
《东施效颦》 《庄子》
西施病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楚王好细腰》 《墨子》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
11、《学弈》 《孟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12、语文天地 《螳螂捕蝉》 《说苑》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六年级下册
13、语文天地 《吾腰千钱》 (唐)柳宗元
水之氓咸善游。
14、《寓言二则》
《矛与盾》 《韩非子》
人有鬻矛与盾者,誉其盾之监:“物莫能陷也。”
《鹬蚌相争》 《战国策》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钳喙。
4.小学北师大版学的全部古诗、文言文帮收集下~说名就行
古诗: 登鹳雀楼 锄禾 长歌行 早发白帝城 鸟鸣涧 暮江吟 江畔独步寻花 游园不值 房兵曹胡马 马诗 浪淘沙 饮湖上初晴后雨 蜂 秋浦歌(其十四) 登飞来峰 题西林壁 夜雨寄北 枫桥夜泊 凉州词 浪淘沙 十五从军征 出塞 四时田园杂兴 小儿垂钓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
文言文: 拔苗助长 画龙点睛 精卫填海 南辕北辙 女娲补天 掩耳盗铃 滥竽充数 大禹治水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叶公好龙 东施效颦 楚王好细腰 螳螂捕蝉 矛与盾 鹬蚌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