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民文言文(从古文中选出为人民服务的句子)
1.从古文中选出为人民服务的句子
1.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访记》
2.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3.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4. 病人之病,忧人之忧。——白居易《策林》
5.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6. 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王梵志《全唐诗补逸》
7.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8. 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高尔基
9.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10.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11.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12.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曾国藩
13.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苏轼《范增论》
14. 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所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奥斯特洛夫斯基
15. 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刘安《淮南子·泛论训》
2.文言文 为民着想类
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全文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3.关于伐崇为民的文言文问题
文王欲伐崇,先宣言曰:“予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 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予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 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崇人闻之,因请降。 文王想要讨伐祟(诸侯国),首先发表讨伐誓言:"我听到祟国君主虎,欺瞒藐视侮辱父亲和兄弟,对待长辈也不恭敬,在牢狱诉讼中也不公平,对财产的分配也不平均." 老百姓一天辛勤劳作,却衣食不周,我将来讨伐他,只是为解救那里的百姓.我下令不准胡乱杀人,不准毁坏房屋,不准填平水井,不准抢劫六畜,如果不听号令者必杀无赦.祟国的人听到这篇讨伐誓言,于是请求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