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末尾文言文(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1.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1。
称谓。称谓后常附提称语,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2。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 3。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4。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5。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
2.古文写信怎么收尾
通过百度文库查找可得;
详细情况参考:
书信结束
书信正文之下可选用恰当的祝颂用语:
①先在正文末尾处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顺祝、谨祝、敬祝、恭祝、即颂、恭请、敬请等。
②然后别起一行顶格写:(1)根据时令选用;春禧、夏安、秋祺、冬吉、日安、时绥、近祺。(2)根据对象的身份选用:女性:芳安;长辈;台安、福安、金安;教师:教安;编辑:编安;作家:著安、撰安(上述“安”有时也可改为“祺”、“吉”、“绥”等)。(3)根据对象的景况选用:结婚:俪安、同以永结、良缘美结、爱情永笃、新婚幸福;出行:旅安、客安、患病:痊安。要注意选用词语的合理搭配,并常作交叉变换。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纸短情长,不胜依依;即此搁笔,余容后续;书不尽意,余言面禀;临书仓促,不尽欲言;琐务缠身,恕不多言;草率书此,不成文理;匆此草就,祈恕不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祺”,“X安”,“X福”,“X禧”,“X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有好多的词读起来真的好拗口,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啊~~;) 虽然拗口,但是现在的职场礼仪中偶而还有人用,这里贴出来给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祺”取吉祥之意﹐“商祺”仅用於商业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话中的“生意兴隆”
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
1﹑请安: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恭叩 金安、敬请福安 肃请 金安。
用于亲友长辈:恭请 福绥、敬请 履安敬叩 崇安 只请提安、敬请 颐安、虔清 康安。
用于老师:敬请 尘安、恭请 道发、肃请海安、虔请 讲安。
用于亲友平辈:敬候 佳祉 并候 近安、顺颂起居、顺侯大安、敬颂 台安 顺颂 时绥。
用于亲友晚辈:即询 近佳、即问 近好、附颂清安。
用于有祖父及父母而在一处者:敬请侍安、敬颂 侍福、并候侍祺。
用于夫妇同居者:敬请 俪安、顺颂双安、敬颂 俪祉(祺)。
用于政界:敬请 勋安、恭请 钧安、只请政安。
用于军界:敬请 戎安、恭请 麾安、肃请捷安。
用于学界:只颂 撰祺、只请 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 文祺。
用于商界:即请 财安、敬候 筹安、顺颂筹祺。
用于旅客:敬请 旅安、藉颂 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敬请 潭安、并颁 潭福、顺颂潭祺。
用于贺婚:恭请 燕喜、恭贺 大喜、恭请喜安。
用于贺年:恭贺 年禧、恭贺 新禧、即颂岁禧。
用于吊唁:此候 孝履、顺问 苫次、专候素履。
用于问病:敬请 愈安、即请 卫安、敬祝早痊。
用于时令问候:敬请 春安、顺颂 春祉、敬请夏安、并颂暑祺敬请 秋安、并候 秋绥、敬请 冬安、此请 裘安、敬请炉安。
用于当日问候:即颂 晨安、即请 早安、此请午安、即颂晚安、即请 刻安、顺候 日祉、即候 时祉。
2﹑署名下的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3﹑附候语:
问候尊长: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小儿侍叩。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