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自强不息的文言文(有关自强不息的文言谁知道的赶快回答)
1.有关自强不息的文言谁知道的赶快回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天体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发奋图强而不停息。●男儿立身须自强。
唐·李颀《缓歌行》男子汉做人应当发奋图强。●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宋·王安石《易家论解》君子做人的原则,首先是自己发奋图强而不停息。●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
唐·刘禹锡《问大钧赋》体:根本。●生无所息。
《列子·天端》活着,就要自强不息。●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佚名《名贤集》将相并不是生下来就已注定了的,有志的男子汉应当自强不息。●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
三国·魏·阮籍《咏怀》几何时:有多少时日。慷慨:意气激昂。
●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多自强。 唐·李咸用《送人》难甘事:本指艰难和甜密的事,实指艰难的事。
勉励男儿要发奋自强。●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清·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天下之健:国家具有活力的体现。大君之道:成就王业之所在。
●世上英雄本无主。 唐·李贺《浩歌》本无主:本来就没有限定是谁人。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宙由来称栋梁。 唐·史俊《题巴州光福寺楠木》作宇:建筑楼房。
比喻气节刚毅不畏强暴,抱负不凡要作栋梁之才。●传名于不朽,在事业,不在子孙。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一个人流传下不朽声名,在于建立事业,不在于子孙后代怎样。●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荀子·天论》君子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老天没有侥幸的想法,所以天天进步。●博闻强息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礼记·曲礼上》知识广博,自强不息而谦让,重视做好事而不懈怠,这就称做君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拘:囚禁。厄:遭受厄运。
放逐:被流放。阙:和。
膑脚:古代削去髌骨的酷弄。膑:同髌。
迁:贬谪。意谓圣贤的伟大成就都来自于逆境中的发愤自强。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肩负重大的责任,并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过程。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厌:嫌恶。
高:高空、高山。深:深水。
常用以喻人应立志远大追求高深。●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孟子·尽心上》九轫:同“仞”,古以七或八尺为一仞,此极言深。●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唐·聂夷中《客和追叹后时者作诗勉之》请你看看建筑一座大厦,哪会有一天就建成的。●能周小事,然后能成大事;能积小物,然后能成大物。
《关尹子·九药篇》周:周密。积:积累。
意即不忽视小事小物,要持之以恒,然后成大事大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跬步:半步。大立:建立大事业。
一个人没有宽宏度量,只有谨小慎微,是不可能干一番大事业的。●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荀子·修身》跬步:半步。跛鳖:腿有毛病的鳖。
辍:停。丘山崇成:小丘陵变成高岭。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晋书·虞溥传》勺水积起来可成江河,微尘积起来可成峻岭。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唐·刘禹锡《唐故监察御史赠尚书公神道》山积累起来便崇高,水积累起来便流长。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天积累一文钱,千日便是一千钱;麻绳坚持锯木可以断木,水滴长久可以滴穿石头。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致吴竹如》国家大事应当从全局考虑,从小处下手做起。
●人谁不善始,鲜能克阙终。 三国·魏·阮籍《咏怀》鲜:少。
克:完成。阙:其。
人们做事如果不是良好开始,那就很少能有好的结束的。●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靡:没有。人们开始做事时,没有不打算好的,但能坚持到底的人却很少。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百里行程,走完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
喻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是在最后。●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堆很高的山,能差一筐土也不算成功。喻做事、办事要善始善终。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唐·魏征《论时政第二疏》开始做得好的人很多,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就很少了。
●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晏子春秋·内篇》泰山的崇高,不是靠一块石头构成,而是积累很多小丘才能高大的。
太山,即泰山。●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遗教经·辰十》应当勤奋精心进取,比如小水常流,石也能穿。●任重则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汉·韩婴《韩诗外传》谓肩负重担的人,只求奋进,而不择地休息。●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辍足:停止不走。立志行万里的人,是不会中途停止的。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著脚。 明·洪自诚《菜根谭·修身》著脚:立足点。
要使自己建立功业,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大戴礼记·劝学》没有坚持连续不断地干事情,就没有显赫的功业。●涓流虽寡。
2.自强不息的古文名言
自强不息古文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滑稽列传》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3.古文自强不息的句子
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2、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3、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4、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能够任天下之大事。
5、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qq签名
6、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动物歇后语
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1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关于自强不息的古文名言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
——《庄子·庚桑楚》 太(泰)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 ——《晏子春秋·内篇》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战国策·秦策五》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烛火虽微,卒能燎原。 ——《后汉书·周纺传》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 ——《晋书·虞溥传》 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大戴礼记·劝学》 任重则道远者,不择地而息。 ——汉·韩婴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
——三国(蜀)·诸葛亮 盈手万钧,必起于锱铢;竦秀凌霄,必始于分毫。 ——晋·葛洪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唐·魏征 男儿立身须自强。 ——唐·李颀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唐·史俊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 ——唐·白居易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唐·刘禹锡 君看构大厦,何曾一日成。 ——唐·聂夷中 君子之道,始于自强不息。
——宋·王安石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宋·佚名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著脚。 ——明·洪自诚 天下事当于大处著眼,小处下手。
——清·曾国藩 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息。 ——清·金缨 凡人贵自立。
——清·史襄哉。
5.古文中励志的精典句子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原文地址:中国经典古文励志名言100句作者:小yo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 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 ,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 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 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 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 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 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 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 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 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 “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 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 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 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 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 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
6.励志的古文诗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7.有什么励志的古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龟虽寿 【曹操 原诗】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尝胆励志》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鞋?”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译文: 吴王既然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的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坐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仰起头尝尝苦胆的滋味,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
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 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