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文言文诗句(励志的古文句子)
1.励志的古文句子
精选古文中励志的句子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湛奥》)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2.立志的古文诗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前不见古人。
3.励志的古文诗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4.古文中励志的经典句子有哪些?
古文中励志的经典句子有: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3、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7、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1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6、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1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8、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1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2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有关励志的古诗文名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
6.励志的古文诗
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 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 曹 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 列传》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王之涣《登鹳雀楼》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 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 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 陆 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曹 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5、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 坤《呻吟语•应务》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7.关于文言文形容“励志”的古汉语或座右铭有哪些
具体如下。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见于(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出自《孟子·离娄下》。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出自(清)吴嘉记《慎交图》。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紫骝马歌》。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出自(汉)黄石公《三略》。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8.励志文言文名句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m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
9.励志型的经典古文(全文)有哪些
1、头悬梁,锥刺股 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
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2、匡衡 凿壁借光 凿壁借光《西京杂记》 【原文】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启示:文言文‘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收起书本。有一天晚上, 他突然感到什么地方有微弱的光亮射来。
睁眼搜寻,他发现原来是自家墙破,邻家烛光由墙的缝隙中透出。于是他找来凿子,把墙上的缝隙凿大,果然有了一束亮光。
他拿书就着光束去看,直读到邻家熄灯之后。由于勤学苦读,匡衡的学问长进很快,后来受到汉元帝赏识,被封为安乐侯,当上了宰相。
3、囊萤映雪 【车胤囊萤映雪(古文)】 车胤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
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车胤字武子,南平人。曾祖车浚,尝任会稽太守,其父车育在郡任主簿。
太守王胡之善於识才,一见车胤,语其父曰:“此子将任高官,应与之读书深造。”车胤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苦於家贫缺灯油,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置入绢内,以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后以形容在艰困之环境中,勤奋读书。或形容贫士勤勉攻读,多用此语。
《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 四川的边境上有两个和尚,其中的一个贫穷,其中的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富和尚说:“您靠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我靠着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雇船而往下游走,还没有能够去成。
您靠什么能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显出了惭愧神色。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苏轼的《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
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