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凡用文言文怎么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答案】【小题1】B【小题2】C【小题3】B【小题4】(1)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胶浅”、“仓卒”、“部”、“执”的翻译。 每个字1分,句意1分。)
(2)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甚”、“乞骸骨”“举”“俟”的翻译。
每个字1分,句意1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题中,B项的“薄”是“迫近,逼近”之意。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扣住题干中“多智善谋”一词进行筛选;还可用排除法,在把握准某条错误后,立即排除一个或几个选项。
题中,①为守仁正直耿介,④为间接表现守仁智谋,⑥为守仁于学问上的造诣:都没表象王守仁的“多智善谋”,故应排除。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小题3】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仔细对照,尤其要注意命题者在时间、人物、地点、将然或已然、必然或或然等等方面设置的“陷阱”。
本题中,B项说法有误,“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错。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
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第(1)句中的“胶浅”即触礁搁浅,“仓卒”即仓猝,“部”即带领的、指挥的,“执”即抓住。
第(2)句中,“甚”表示程度深,“乞骸骨”即请求辞官退休,“举”即举荐,“俟”即等待。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父亲王华,是成华十七年的进士第一名。王华有才华,气度不凡。
孝宗很器重他。王华天性孝顺,士人在议论时都赞美他。
守仁孕期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子下凡,于是命名叫云。
五岁还不能说话,异人用手掌拍打他,为他更名叫守仁,才会说话。弘治十二年考取进土。
正德元年冬天,刘瑾逮捕了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守仁上疏论救,刘瑾大怒,把守仁廷杖四十,又贬到贵州的龙场做驿丞。
刘瑾被诛杀,衡量其才能,调迁到庐陵做知县。入宫朝见皇帝,升任为刑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平定福建叛军。行走到丰城时,宁王朱宸濠造反,知县顾佖把这个消息告诉他。
守仁紧急赶到吉安,和伍文定征集调动兵马粮草,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勤王。七月初一,宁王的军队攻下九江和南康,逼近安庆。
有人请求救援安庆,守仁说:“不能这样。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叛贼把守,如果我们越过南昌和他们在江上相持,两个郡的军队断绝我的后路,那我们就腹背受敌了。
不如直接攻打南昌。叛军听到南昌被攻破,一定解除安庆的围困来回救。
我们在湖中迎战袭击他们,没有不胜利的。 ”众人说“好”。
朱宸濠果然从安庆回兵,乙卯日在黄家渡两军遭遇。第二天,朱宸濠正在召见他的群臣,官军突然杀到。
官军用小船装满柴草,趁着风势点火,烧了叛军的副舟。朱宸濠的船搁浅了,仓促换了条船逃跑,王冕率领的士兵追上去抓住了他。
守仁一共用了三十五天平定了叛贼。 当时皇帝已经亲自出征,任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和提督军务太监张忠率领数千京兵,溯江而上,抵达南昌。
张忠、许泰两人故意纵容京兵侵犯守仁,或者叫着守仁的名字谩骂。守仁不为所动,对待他们更加优厚。
病了给他们医药,死了给他们棺椁,在路上遇到他们办丧事,一定停下车慰问好久才离开。 京兵们都说“王都堂爱护我”,没有再冒犯他的人。
张忠、许泰轻视守仁是文士出身,强要他射箭。守仁慢慢起身,射了三支箭三次射中靶心。
京兵都大声欢呼,张忠、许泰更加懊丧。世宗刚即位,任命守仁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任,请求回家省亲。
守仁病重,上书请求辞官回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代替自己,不等上命回复竟就回家了。走到南安病逝,享年五十七岁。
守仁天资特别聪明。被贬龙场,地处偏僻没书可看,每天推演以前看过的。
忽然领悟,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应当自求于心,不应当求于事物,他感叹说:“道理在这儿了。 ”于是深信不疑。
他教育学生,专门以“致良知”为主。学者大多服从并采纳他的说法,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的说法。
2.文言文 天上玉女翻译
译文: 三国魏时,济北郡有位小官叫弦超,一天夜间独宿,梦见一个神女来和他相会。
那神女自称:“我是天上玉女,东郡人,姓成名知琼,早年失去父母,上天哀怜我孤苦伶仃,让我下嫁凡间。”梦中明明白白实实在在觉得她丽异常,容貌决非凡间美女可比。
待醒来后,仍然没命地思念她,恍惚中觉得她似在眼前,又似不在。这样过了三四天,一天玉女当真来游访;驾着挂帷幕的车子,跟随有八个丫环;穿着绫罗绣花的衣服,那容貌体态,样子就像凌空飞翔的仙子。
自称年已七十,看上去却像只有十五六岁。车上有壶植及青白色的琉璃杯盘五件,拿出吃的喝的都是稀奇古怪。
酒浆甘冽,玉女和玄超对饮,对玄超说:“我是天上玉女,被派遣下凡嫁人,所以来追随夫君,想不到你性情那么忠厚,大约是命运注定罢,所以我们应当结为夫妻。你娶了我,谈不上有什么益处,但也没有损害。
只是从此之后,你进出往来,常可以驾轻软的车子、骑肥壮的马匹;饮食呢,常常能吃到远方的珍馐和奇异的食品;至于素绢彩缯,也经常可以得到,不会缺少用度。不过,我是神仙,不能替你生孩子,也没有妒忌心,不妨碍你另选女子结婚。”
就这样,两人成了夫妻。 玉女聪明,能诗能文,又善于占卦,弦超跟着学,都懂得了奥妙。
二人做了七八年夫妻。后来弦超母亲给他娶了房媳妇,弦超仍轮流着和媳妇、玉女伴宿。
玉女夜里来,早晨走,快捷如飞,只有弦超见到她,别人是瞧不见的,只是奇怪弦超独居暗室,却传出男女对谈的声音,有时也露一点踪迹,却从未现过人形。时间长了,就有人向弦超探问。
弦超被问急了,渐渐将秘密泄漏。玉女便要求离去,说:“我是神仙,虽然和你同居,却不愿别人知道。
想不到你竟然这么粗心,口风不严,我的底细都已露出,不能再和你来往。多年来恩义不轻,一旦要分别了,岂不令人伤心遗憾。
但事势如此,不得不分别了。以后让我们各自努力吧。”
又唤出丫环侍从摆上酒食对饮从筐中取出织好的裙衫两套留作纪念。两人拉着手痛哭告别,然后收敛愁容,登上车子如飞般地离去。
弦超内心忧伤了好几天,差一点儿一病不起。 五年后,弦超奉郡守之命到洛阳办公事,走到济北鱼山下,沿路西行,远远看到弯道口驰来一辆车子,上面坐着的似乎是知琼,便驱马迎上去,一看,果然是她。
于是拉开车上帷幕和她相见,真是悲喜交集。弦超便和她乘车同行,来到洛阳,重为夫妻,修复旧日恩爱之情。
直到晋朝太康年间,玉女仍在弦家,不过比以往来得少了,只有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及每月初一、十五,下凡与弦超往来,隔宿离去。此事传开后,晋代的张华曾为之写过一篇《神女赋》。
望采纳。
3.西游记三打白骨精文言文
《西游记》第27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
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师父,有吃的了。”那长老问甚东西,行者道:“这里没人家化饭,那南山有一片红的,想必是熟透了的山桃,我去摘几个来你充饥。”三藏喜道:“出家人若有桃子吃,就为上分了,快去!”
行者取了钵盂,纵起祥光,你看他筋斗幌幌,冷气飕飕,须臾间,奔南山摘桃不题。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机会来了!”
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三藏见了,叫:“八戒,沙僧,悟空才说这里旷野无人,你看那里不走出一个人来了?”八戒道:“师父,你与沙僧坐着,等老猪去看看来。”
4.牛郎织女文言文的译文
牛郎织女原文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
释义:
天河的东岸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年年在织布机前投梭织布,劳苦操作,织成了云锦天衣。天帝怜念她独居无偶,允许将她嫁给河西的牛郎。哪知道她婚后却把织作的事情荒废了。天帝恼怒,责令她仍旧回到河东去住,只允许她一年一度和牛郎相会。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我们总会看见乌鹊的头顶突然秃去。(这是什么缘故呢?)相传这天牵牛和织女在银河的东岸相会,役使乌鹊做桥梁从它们头顶上走过去,所以乌鹊头上的毛都被踩脱了。
扩展资料:
七夕节,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香日、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牛郎织女天文星区对应地域分野的文字记载见于汉代文献,《汉书·地理志》:“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
在东汉时七夕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参考链接:
七夕-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