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纪旧文言文翻译(南游纪旧文言文翻译)

1.南游纪旧文言文翻译

原文:

戊戌秋,余偕陈子乔、林固庵二人之衡山。舆行两日抵其麓。阴雨骤注,咫尺晦昧,兴几尽。诘朝②,云暂开,祝融峰忽现天际,旋露而旋灭。

强之行,山径崎岖,舁者③无所用其力,各蹑其屦以上。午憩半山亭。亭以下清澈,其上云深不可测。饮毕,经三十六湾,羊肠屈曲,尤奇险可畏。瀑布奔流怒号于万仞下,一失足,人莫援以手。秋日自上蒸之,云五色夺目。所历之境,恍惚不可为状。俄而一岫现,以为凌绝顶也。奋登之,则闻钟声、磬声、鸡犬声、行歌互答声唱和天半,仰之不见其处。从容攀跻,抵上封寺,宿焉。

云至,寺忽划然而断,峰巅挺现云中,如螺,如髻,如大海孤岛,绝无依傍。风动云舞,山岳俱摇,令人眩悸不能自持。夜半,风大作,殿上铁瓦欲飞。晓起视之,云尽为风散矣。乃攀危石凌绝顶。近瞩荆、襄,远览宇宙,一目万里,洞然无蔽。

吾窃因之而有感焉。卑而近者,其境易窥;高而远者,其妙难见。天地之蕴奥,每多有所秘藏而不可以骤知。使因偶有所得而遂快然自足,亦将无以极宇宙之大观,尽显乎造物之奇。故安于蒙昧而不进者,自弃也;得其半而即欲自止者,画也。殚其力之所能为,以求其境之可至。至于疑似眩乱,天或未有以启之,又终有所不能达也,尽乎人复得乎天,而后此心庶乎无憾矣!此余之所以有感于斯也。

余闻衡岳之上多幽洞异岩,为昔贤所曾游者。余将遍访而详览之,以悉得其概。盖观其大,又欲有以尽其细也。二子其亦有此志乎?

(取材于清·罗泽南《游南岳记》)

注释:①南岳:即衡山。下文中的“祝融峰”为衡山最高峰。②诘朝:次日清晨。③舁者:轿夫。

译文:

戊戌年的秋季,我与陈子乔、林固庵二人同往南岳衡山。乘轿子行了两天到达衡山脚下。天阴下来,大雨突然像倾倒的一样,几尺远的地方都昏暗看不清楚,游览的兴趣几乎没有了。第二天早晨,云雾暂时散开了,祝融峰忽然从天边显露出来,一会儿便(又被云雾遮蔽)看不到了。

勉强行走,上山的小路崎岖不平,抬轿的人没有办法使用他们的气力,我们每个人只得都穿上草鞋上山。午间到达半山亭休息。半山亭以下清净明澈,以上云层深厚,什么也看不见。喝过了茶水,前行经过三十六湾,山路像羊肠一样细长弯曲,特别奇险让人畏惧。瀑布奔流鸣响在万丈山崖的下面,如果一不谨慎失足跌倒,人们没有办法用手援救。秋天的太阳从上面蒸晒,白云呈现出五彩的颜色,特别耀眼。所经历的境况,让人恍惚,无法用语言形容。不久,一座山峰出现在眼前,我们以为已经登上了山顶。奋力向上攀登,便听到了钟声、磬声、鸡犬鸣叫声,有人一边走一边唱或相互问答的声音,此唱彼和地在半空中交响,抬头仰望却又看不到这些声音发出的地方。从容不迫地向上攀登,到达了上封寺,便在这里住下。

云雾涌来,寺庙忽然一下被浓云遮断,山峰顶端挺立显现在云雾中,像田螺,像发髻,像大海中孤立的小岛,一点依靠都没有。风吹动云雾飞舞,整个衡山都像在动摇,令人眼花心跳不能控制自己。到半夜,乱起了大风,佛殿上面所盖的铁瓦好像要飞走一样。清早起来观看,云都被风吹散了。于是攀登高石,上到祝融峰的极顶。近处可以看到荆州、襄阳,远处可以观览天地,一眼望去可达万里之远,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遮挡。

我私下因此有感慨了。位于低下而又近处的,它的景象容易被人看见;处于又高又远的,它的奇妙便难以被人发现。天地间蕴藏的奥秘,常常多数是隐秘深藏而不易被人了解的。假使因为偶有所得便感觉很快乐而自我满足,将不可能穷尽天地的大观,全部显示出大自然的奇妙。所以安于愚昧而不求长进的人,是自暴自弃;得到了其中的一半便想停止的人,是画地为牢,自我限定。应该竭尽自己的能力做自己所能做到的,要追求自己可以达到的境界。至于因事物相似或因自己的眼花而使自己产生疑虑、错乱,天有时也可能没有启发、开导,又总有自己还不能达到的,尽了自己的能力又能得到天的帮助,然后在心里大概便没有遗憾了。这便是我游览南岳产生的感慨。

我听说南岳衡山上有许多深幽的岩洞、奇异的山岩,是过去贤者所曾经游历过的地方。我打算逐一访求并且细致地观览,能够全部了解它们的概貌。既要观看它们的大处,又要努力全部了解它们的细处。同游的两位也有这样的愿望吗?

2.文言文翻译

秋天在敬亭送叔伯侄子李*游庐山的序文

我小时候,大人让我诵读《子虚赋》,我就很向往其中的描述。长大后,游览了南方的云梦泽,观看了七个沼泽的壮观景象。在安陆(地名)贪图喝酒,蹉跎地过了十年。当初,我的叔父从长沙被贬回到嘉兴,当时我在半道拜见他,在树林里喝酒。你还是个小孩,在旁边游戏。现在已经长大,很是秀气。我很久前就衰老了!见到你很欣慰,想起从前的悲伤往事,不仅又破涕为笑。你又告诉我要去远方,去登西边的香炉峰。长山纵横,大江回旋。瀑布从天而落,似乎和银河争流;腾起的彩虹,奔驰的雷电,光照所有的山谷,这是天地间的奇异景观。那山上有方湖、石井,我们无法看到。羡慕泥此次出行,能和仙鹤一同长啸。遗憾的是没有长生不老的仙药,也没有腾云驾雾的白龙,让秦朝时的挥鞭,前去桃花源。我没有实现夙愿,惭愧的回到名山,以往以后,我们能携手攀登五岳。为抒发送你远行的心情,怎么能缺少诗呢?

文言文,翻译,南游纪旧

3.戊寅冬,余携竹兜一文言文翻译

张岱的《陶庵梦忆·栖霞》。

原文:

戊寅冬,余携竹兜一、苍头一,游栖霞,三宿之。山上下左右鳞次而栉比之,岩石颇佳,尽刻佛像,与杭州飞来峰同受黥劓,是大可恨事。山顶怪石巉岏,灌木苍郁,有颠僧住之。与余谈,荒诞有奇理,惜不得穷诘之。日晡,上摄山顶观霞,非复霞理,余坐石上痴对。复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麓下,悄然有山河辽廓之感。

一客盘礴余前,熟视余,余晋与揖,问之,为萧伯玉先生,因坐与剧谈,庵僧设茶供。伯玉问及补陀,余适以是年朝海归,谈之甚悉。《补陀志》方成,在箧底,出示伯玉,伯玉大喜,为余作叙。取火下山,拉与同寓宿,夜长,无不谈之,伯玉强余再留一宿。

翻译如下:

戊寅年冬天,我携带一个竹兜(竹篾编制的行李箱)、跟随一个老仆人,游栖霞,住三个晚上。山的上下左右,奇岩怪石鳞次栉比,上面都刻着佛像,与杭州的飞来峰的山岩一样都因刻佛像遭到破坏(黥劓,古代残毁人身体的酷刑),实在是一件让人很遗憾的事。山顶怪石嵯峨,灌木苍郁,有一个疯和尚住上面。他与我谈话,言语荒诞但很有奇理,可惜没能一直追问下去。下午太阳偏西时,上到(摄,迫近)山顶观晚霞,没出现那种美丽的霞光纹理,我坐石上痴心地望着天空。重新走到庵后,看长江帆影,老鹳河、黄天荡,条条出于栖霞山麓之下,油然生出山河辽廓的感慨。

一位客人很随便地坐在我前面,不停地看着我,我近前施礼,问候知道,他就是萧伯玉先生,于是坐下和他畅谈,庵里的僧人为我们泡茶。伯玉问到普陀山,我刚好那年看海回来,谈论普陀山比较熟悉。(我写的)《补陀志》刚刚完稿,放在箧子(前面说的“竹兜”)里,拿出给伯玉看,伯玉大喜,为我的书作序言。(我们)点起火把下山,拉他和我一起住,一个长夜,无所不谈,伯玉又强留多住了一宿。

4.紧急求助:赵孟頫《纪旧游》的鉴赏,包括思想意义和艺术手法

"二月江南莺乱飞,百花满树柳依依。

落红无数迷歌扇,嫩绿多情妒舞衣,金鸭焚香川上暝,画船挝鼓月中归。如今寂寞东风里,把酒无言对夕晖。”

这是写今昔盛衰之感,含有南宋灭亡后的感概。但所谓“笔性柔婉,每流露于不自觉。”

赵孟頫诗选 鱼 乐 楼 楼下南来水,清泠百尺深。菰蒲终夜响,杨柳半溪阴。

日月驱人世,江湖动客心。向来歌舞宴,达晓看横参。

大都遇平江龙兴寺僧闲上,座话唐綦毋潜宿龙兴寺诗,因次其韵 闻说龙兴寺,多年未款扉。风林发松籁,雨砌长苔衣。

殿古灯光定,房深磬韵微。秋风动归兴,一锡向空飞。

庆寿僧舍即事 白雨映青松,萧飒洒朱阁。稍觉暑气销,微凉度疏箔。

客居秋寺古,心迹俱寂寞。夕虫鸣阶砌,孤萤炯丛薄。

展转怀故乡,时闻风鸣铎。 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 田家重元日,置酒会邻里。

小大易新衣,相戒未明起。 老翁年已迈,含笑弄孙子。

老妪惠且慈,白发被两耳。 杯盘且罗列,饮食致甘旨。

相呼团圞坐,聊慰衰莫齿。 田硗借人力,粪壤要锄理。

新岁不敢闲,农事自兹始。 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消。

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 迟迟朝日上,炊烟出林梢。

土膏脉既起,良耜利若刀。 高低遍翻垦,宿草不待烧。

幼妇颇能家,井臼常自操。 散灰缘旧俗,门径环周遭。

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 良农知土性,肥瘠有不同。

时至万物生,芽蘖由地中。 秉耒向畎亩,忽遍西与东。

举家往于田,劳瘁在尔农。 春雨及时降,被野何蒙蒙。

乘兹各播种,庶望西成功。 培根利秋实,仰天望年丰。

但使阴阳和,自然仓廪充。 孟夏土加润,苗生无近远。

漫漫冒浅陂,芃芃被长阪。 嘉谷虽已殖,恶草亦滋蔓。

君子与小人,并处必为患。 朝朝荷锄往,薅耨忘疲倦。

旦随鸟雀起,归与牛羊晚。 有妇念将饥,过午可无饭。

一饱不易得,念此独长叹。 仲夏苦雨干,二麦先后熟。

南风吹陇亩,惠气散清淑。 是为农夫庆,所望实其腹。

酤酒醉比邻,语笑声满屋。 纷然收获罢,高廪起相属。

有周成王业,后稷播百谷。 皇天贻来牟,长世自兹卜。

愿言仍岁稔,四海尽蒙福。 当昼耘水田,农夫亦良苦。

赤日背欲裂,白汗洒如雨。 匍匐行水中,泥淖及腰膂。

新苗抽利剑,割肤何痛楚。 夫耘妇当馌,奔走及亭午。

无时暂休息,不得避炎暑。 谁怜万民食,粒粒非易取。

愿陈知稼穑,《无逸》传自古。 大火既西流,凉风日凄厉。

古人重稼穑,力田在匪懈。 效行省农事,禾黍何旆旆。

碾以他山石,玉粒使人爱。 大祀须粢盛,一一稽古制。

是为五谷长,异彼稊与稗。 炊之香且美,可用享上帝。

岂惟足食人,一饱有所待。 白露下百草,茎叶日纷委。

是时禾黍登,充积遍都鄙。 在郊既千庾,入邑复万轨。

人言田家乐,此乐谁可比。 租赋以输官,所余足储峙。

不然风雪至,冻馁及妻子。 优游茅檐下,庶可以卒岁。

太平元有象,治世乃如此。 大家饶米面,何啻百室盈。

纵复人力多,舂磨常不停。 激水转大轮,硙碾亦易成。

古人有机智,用之可厚生。 朝出连百车,莫入还满庭。

勾稽数多寡,必假布算精。 小人好争利,昼夜心营营。

君子贵知足,知足万虑轻。 孟冬农事毕,谷粟既已藏。

弥望四野空,藁秸亦在场。 朝廷政方理,庶事和阴阳。

所以频岁登,不忧旱与蝗。 置酒燕乡里,尊老列上行。

肴羞不厌多,炰羔复烹羊。 纵饮穷日夕,为乐殊未央。

祷天祝圣人,万年长寿昌。 农家值丰年,乐事日熙熙。

黑黍可酿酒,在牢羊豕肥。 东邻有一女,西邻有一儿。

儿年十五六,女大亦可笄。 财礼不求备,多少取随宜。

冬前与冬后,昏嫁利此时。 但愿子孙多,门户可扶持。

女当力蚕桑,男当力耘耔。 一日不力作,一日食不足。

惨淡岁云莫,风雪入破屋。 老农气力衰,伛偻腰背曲。

索綯民事急,昼夜互相续。 饭牛欲牛肥,茭藁亦预蓄,蹇驴虽劣弱,挽车致百斛。

农家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正月新献岁,最先理农器。女工并时兴,蚕室临期治。

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

田畴耕耨动,敢不修耒耜。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

万事非预备,仓卒恐不易。田家亦良苦,舍此复何计? 仲春冻初解,阳气方满盈。

旭日照原野,万物皆欣荣。 是时可种桑,插地易抽萌。

列树遍阡陌,东西各纵横。 岂惟篱落间,采叶惮远行。

大哉皇元化,四海无交兵。 种桑日已广,弥望绿云平。

匪惟锦绮谋,只以厚民生。 三月蚕始生,纤细如牛毛。

婉娈闺中女,素手握金刀。 切叶以饲之,拥纸散周遭。

庭树鸣黄鸟,发声和且娇。 蚕饥当采桑,何暇事游遨。

田时人力少,丈夫方种苗。 相将挽长条,盈筐不终朝。

数口望无寒,敢辞终岁劳。 四月夏气清,蚕大已属眠。

高首何昂昂,蛾眉复娟娟。 不忧桑叶少,遍野如绿烟。

相呼携筐去,迢递立远阡。 梯空伐条枚,叶上露未干。

蚕饥当早归,秉心静以专。 饬躬修妇事,僶勉当盛年。

救忙多女伴,笑语方喧然。 五月夏以半,谷莺先弄晨。

老蚕成雪茧,吐丝乱纷纭。 伐苇作薄曲,束缚齐榛榛。

黄者黄如金,白者白如银。 烂然满筐筥,爱此颜色新。

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有客过相问,笑声闻四邻。

论功何所归?再拜谢蚕神。 釜下烧桑柴,取茧。

5.先生游南镇

《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记载:有一次,王阳明游南镇,一位朋友指着山岩上的花树问他:天下没有心理意识之外的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己开放自己凋谢,和我的心理意识又有什么关系呢?王阳明回答说:你没有看到这花的时候,这花和你的心理意识都是一样虚无的;你来看到这花的时候,那这花的颜色就真实清晰起来,就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理意识之外。

南游纪旧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