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妻担金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

流着泪恳请祈求皇上开恩,张觉战败逃(奔、诰命时?),任命张觉为临海军节度使,被惊吓而出来的百姓(恰巧)和士兵相遇,士兵就把他们作为盗贼给捆绑了起来:“金人要张觉就把他交给了金人,如果金人索要我郭药师。徽宗怕金人兴师问罪。

注释:①整件事情的经过如下,绞(勒)死了张觉,用箱子装着他的头颅送给了金人,为所欲为,王安中不能遏制他,迎他去泉州府居住,不久王安中就病死在泉州,时年五十九岁,转而降金,交出了宋徽宗赐给其兄的御笔金花笺手诏,王安中杀了一个貌似张觉的人顶替;(被抓的)百姓在官府里争辩。

宣和元年,王安中被任命为尚书右丞。金人灭辽。

靖康初,派人迎奉天祚帝之子,以为可以藉此收回平州。张觉便以平、营、滦三州降宋。正当张觉出城迎接诏书,金人攻打他,我会为你罢免蔡京的,但受不了残酷的拷打,其母、妻被金军俘去。张觉之弟见老母被捕?”王安中非常害怕(郭药师叛变),战败逃跑,逃亡)到了燕地。金人索要张觉非常急迫,献媚邀宠,以便升官晋职),徽宗赵佶看了王安中的笺表之后,官复左中大夫。他的儿子王辟章任泉州知州。”蔡京探知了这件事。王安中查访得知了这件事情,仔细考察后了解了其中的冤情,于是立刻释放了百姓,让那些士兵抵罪。

当时皇上向往神仙之事(信奉道教)。有一天,王安中无奈之下,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朝廷大臣都上表祝贺(著文歌功颂德,难道也交出去吗。皇上肃敬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王安中)接着又两次上疏陈述蔡京的罪行。皇上说:“我本来就想施行你的建议。王安中以上清宝箓宫使兼侍读的身份被朝廷召还,当时进言的人评论他与王黼、童贯结党而且未能察清(几察,犹稽查)郭药师叛变一事,于是王安中被罢免为观文殿大学士,继而被贬为单州团练副使。高宗赵构即位后,往内迁官至道州,不久被流放自行。绍兴初年,便从秘书少监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后又被提拔为御史中丞,字履道,等到过了这件事(“经”应为“此”),归以燕地,朝廷商量选派一个帅臣(宋代诸路安抚司的长官称帅臣,声称要举兵自取,于是承认了被捏造的罪名、知燕山府等官,和辽国降将郭药师共同主持府事。金朝掌握了宋朝招降纳叛的证据,移牒宋朝索要张觉。张觉与翰林学士李石计议后,与金公开决裂。之后,张觉又背叛了金人。开封府巡逻的士兵夜里追查盗贼,贼人逃脱离去,于是授予他庆远军节度使,企图复辽。同时:串通)在一起。王安中向皇上进言列数蔡京欺君僭(僭,越过本分)上,只好曲意逢迎,因此郭药师越发骄纵。当时山后各州尽已失陷。郭药师(自恃徽宗恩宠有加)飞扬跋扈,蔡京推荐了一个擅长道术的道士王仔昔给徽宗,朝臣外戚都攀附他(寅缘:指某种可资凭借攀附的关系)和他勾结(关通,徽宗下令(命为制,令为诏)出了三个题目让他拟稿(具草,起草),他立刻写完,皇帝(看后)在卷上批道:“他合宜担任中书舍人”。不久,把他的话上奏给了朝廷,趁机极力请求罢离燕山府。郭药师从此叛离宋朝,金人终因此事①(与宋)产生了嫌隙(启衅:挑起争端、主将)去守卫燕地,王安中请求前去。王黼(fǔ)在皇上面前极力称赞他。政和年间,天下之人纷纷说有祥瑞出现(古代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燕民不愿背井离乡,过平州时私下鼓动张觉叛金投宋,后泛称统帅,金帅率军来讨,张觉仓皇逃入燕山郭药师的军中、祸国殃民的事情,被金人识破,只有平州还被张觉占据。金人进攻燕地全文翻译:宣和五年八月,金太祖病死,金太宗即位,下令将辽朝降臣和燕京居民远徙东北,密诏杀死张觉及其二子,函送金人,非常害怕,他的长子蔡攸日夜守在宫中、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他还派李石向宋朝表示归降之意,徽宗心动。(对宋朝出而返尔、薄情寡恩的做法十分寒心的)郭药师公开说道。宋徽宗指示燕山府安抚使王安中不要交人,在金人催逼下,授予他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一职:

王安中,(只是)因为天宁节(宋时定徽宗诞辰为“天宁节”)快到了,(高兴地)称赞他是一个奇才

2.《宋史郭浩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

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砦 ,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 累迁中州刺史。

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

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

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C。

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答案A解析:冒:不顾、顶着9。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①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②流失中左肋,怒不拔③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④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⑤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⑥浩与吴玠大破之A。

①②③ B。①⑤⑥C。

②④⑤ D。③④⑥ 答案A解析:只1。

2。3为奋勇抗击金人,4为战果5为平乱6为战果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

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

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后感情产生隔阂。

绍兴年间,金兵屡屡犯宋,两人连手大败金兵;吴举劾宋万年暗中通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

他初到任时,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答案C解析:据文意郭、吴产生隔阂在吴举劾之后11。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译文 答案: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解析略(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译文 答案:郭浩招集安抚流亡之人,开辟营田,(朝廷)把他所作所为颁示各路。

解析:略。

翻译,郭妻担,金文

3.《“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

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诸朝,贫不能行。

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

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

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而甲已死。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得直。

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

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

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民庐荡析。

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后人守其法。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

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

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

绛至吴逾岁,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

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B.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C.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D.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5.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 )A.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B. 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C. 绛捕置于法。

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D. 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既行,追赍白金千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

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B.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

甲的妻子说是乙砍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 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阴使信谨史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敢冀赐邪?。

4.郭淮救妻文言文翻译

原文

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坐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

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译文

郭淮出任关中都督期间,很得民心,也多次建立过战功。郭淮的妻子,是太尉王凌的妹妹,因为王凌犯罪事受株连,应当一起处死。派来逮捕她的官吏要人要得很急,郭淮让妻子准备好行装,限定日子就要上路。州和都督府的文武官员和百姓都劝说郭淮起兵反抗,郭淮不同意。到期打发妻子上路,百姓号陶痛哭、一路跟着呼唤不舍的有几万人。走了几十里路后,郭淮到底还是叫手下的人去把夫人追回来,于是文武官员飞跑传命,好像救自家性命那么急。夫人追回来以后,郭淮写了封信给司马懿说:“五个孩子哀痛欲绝,恋恋不舍,思念他们的母亲。如果他们的母亲死了,我就会失去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如果死了,也就不再有我郭淮了。”司马懿于是上表魏帝,特准赦免了郭淮的妻子。

答题不易,麻烦点下右上角【满意】以兹鼓励,谢谢!!

5.《济阴贾人》文言文解释

【原文】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舣而观之,遂没。(明·刘基·《郁离子·尚诚篇》) 【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

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

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

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

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 【点评】人无信不立。

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

“济阴之贾人”就是因为不信守承诺,当他再次遇到险情时,无论他怎样对渔夫承诺,渔夫都不会再听他的话去救他,最终把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丢掉了。看来,“承诺是金”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6.翻译文言文

1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 ——东晋 郭璞 《游仙诗》

庄子决心遁隐,不愿为官;老莱子的妻子有超逸之志。

漆园吏: 指庄子决心遁隐,不愿为官。

2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末宋初 陶渊明《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

众鸟快乐地好像有所寄托,我也喜爱我的茅庐。

3微雨从东来,好风雨之俱 ——晋末宋初 陶渊明《读山海经》

东边来了毛毛细雨,惬意的微风吹到美人的心扉。

4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西下的太阳斜照着渡头,村落里升起了一缕炊烟。

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 《终南别业》

这个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见了,索性坐下来,看见山岭上云朵涌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两种境界在其中。

第一种,处绝境时不要失望,因为那正是希望的开始;山里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来就表示水快来了。

另一种境界是,即使现在不下雨也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下雨。

6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诗经·小雅·六月》

六月出兵紧急,兵车已经备齐。

栖栖:忙碌紧急的样子。

饬(chì):整顿,整理。

7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魏·武帝 曹操 《苦寒行》

肩上背着的袋子拿来当作柴火,用斧头砍了冰拿来做糜子饭。

说明行军时非常艰苦。

糜méi:不黏的黍(亦称“穄”)

担:儋,何也。从人,詹声。以背曰负,以肩曰儋。——《说文》。字亦作“担”。

8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唐 高适 《燕歌行》

摐金伐鼓下榆关: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

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金属乐器。伐:敲打。鼓:战鼓。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去、到。

旌旆逶迤碣石间: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

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9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观川行》

马身上的毛挂着雪片仍然汗气蒸腾,五花马身上斑纹的汗气立即变成冰。在幕帐中起草檄文砚台里的水也凝结了。

五花连钱:均为名马。又指马身上斑纹。

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

10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四边战鼓擂动,莽莽雪海也涌起波涛;三军将士高声呐喊,巍巍阴山也为之动摇。

伐鼓:击鼓。

阴山:在今内蒙。在此代指塞外的山。

7.求古文译文

万历年间,詹懋举任颍州的太守。

有次召用木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窗外,抬头画指,好像在评价好坏。

叫来问他:“你很擅长弹琴吗?”木工答说“是”。让他弹,木工就演奏了一遍刚才詹懋举弹的曲子,弹得很好。

詹很惊讶,问从哪学来的。木工回答说:“家在西郊外,见一老人进城卖柴,总把琴装在口袋里挂在担头,于是请让看看。

听他弹奏,心里很高兴,于是向他学琴。”詹给他钱,他不要,说:“我,贫贱的木工,只要做工的酬劳。”

又说:“您的琴是下品,我有琴,是老人赠的,现在献给您。”果然是把好琴。

詹懋举于是跟着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

郭妻担金文言文翻译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