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课文文言文(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

1.高二语文必背文言文

人教版语文高二必背文言文、诗词

第三册:

《卫风 氓(节选)》《秦风 无衣》《邶风 静女》《离骚(节选)》《孔雀东南飞(节选)》《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长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头城》《锦瑟》《书愤》《虞美人》《雨霖铃》《念奴娇 赤壁怀古》《鹊桥仙》《声声慢》《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扬州慢》《渔翁》《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李凭箜篌引》《过华清宫》《菩萨蛮》《浪淘沙》《桂枝香 金陵怀古》《江城子》《苏幕遮》《一剪梅》《六国论》《游褒禅山记》

第四册:

《长亭送别(节选)》《陈情表》《赤壁赋》《滕王阁序(节选)》

高二语文文言文篇目,高二语文背诵文言文,高二语文上册文言文

2.高二必背文言文课文

1.氓 ——《诗经》

P21

2.离骚 ——屈原 P24

3.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P33

4.短歌行 ——曹操 P33

5.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P34

6.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P36

7.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终已不顾”) ——《战国策》

P38

必修(三)

1.蜀道难 ——李白 P45

2.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P47

3.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P47

4.登高 ——杜甫 P48

5.锦瑟 ——李商隐 P52

6.马嵬(其二) ——李商隐 P52

7.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P55

8.劝学 ——《荀子》 P57

9.过秦论(“及至始皇,…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宜

P59

必修(四)

1.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 P41

2.雨霖铃(寒蝉凄切) ——柳永 P42

3.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P43

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P44

5.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P45

6.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P46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P48

8.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P48

9.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 P69

必修(五)

1.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P25

2.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 P29

3.陈情表 ——李密 P36

文言文,课文,高二,语文

3.高二上册语文有哪些古文

人教版的话,有:必修5有关第1单元

1 《诗经》三首

2 离骚(节选)

3 孔雀东南飞(并序)

4 汉魏晋诗三首

第2单元

5 梦游天姥吟留别

6 琵琶行(并序)

7 近体诗六首

8 词七首

第3单元

9 记念刘和珍君

第5单元

17 六国论

18 游褒禅山记

19 伶官传序

20 石钟山记

第6单元

22 五人墓碑记

23 登泰山记

24 病梅馆记

还有选修1的唐诗宋词元散曲

4.高二语文文言文

这篇文章出自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我把原文和词语注解给你帖过来了,想要看译文就看链接,所以的古今异议上面都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③,雨泽下注④;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⑤。

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 ⑥,使不上漏。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⑦,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⑧。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⑨,亦遂增胜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11),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12),风移影动,珊珊可爱(13)。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14),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1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16),鸡栖于厅。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妪,先大母婢也(17)。乳二世(18),先妣抚之甚厚(19)。

室西连于中闺(20),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21)。”

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22),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23)。”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24)。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25),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26),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27),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28)。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29),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30):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31)。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32)。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33),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34),方扬眉瞬目(35),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埳井之蛙何异(36)? 余既为此《志》(37),后五年,吾妻来归(38)。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39),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其后六年,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0)。

————本文选自《震川先生集》编辑本段 注释 ①本文记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流露出对家庭盛衰的感慨和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项脊轩,作者的书房。

归有光祖父归隆道,曾居住太仓县之项脊泾,故以项脊名轩。志,记事的文或书,同“记”。

②阁子:指小屋。 ③渗漉(lù鹿):即渗漏,水从孔隙漏下。

④雨泽下注:雨水如注而下。 ⑤顾视:环顾四周。

⑥修葺(qì乞):修补。葺,修补房屋。

⑦垣墙周庭:在庭院的四周筑起围墙。 ⑧洞然:明亮的样子。

⑨栏楯(shǔn吮):栏杆。楯,栏杆的横木。

⑩增胜:增加美观。 (11)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坐着。

冥然,静默的样子。 (12)桂影斑驳:桂树的影子错落成斑。

(13)珊珊:亦作姗姗,女子缓缓行动的样子。 (14)迨:及,到。

诸父:几位伯父叔父。异爨(cuàn窜):各自起灶烧火做饭,指分家。

(15)往往而是:指到处都是门墙。 (16)逾疱而宴:穿过厨房去赴宴。

庖,厨房。(17)先大母:已故的祖母。

(18)乳二世:喂养过两代人。 (19)先妣:已故的母亲。

(20)中闺:妇女住的内室。 (21)而:同“尔”,你。

(22)门扉:门扇。 (23)板外:门外。

(24)束发:成童。或说八岁,或说十五岁,成童时把头发束于头顶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

(25)比去:临走。 (26)象笏(hù户):象牙笏板。

笏,笏板,亦称手板,古时官僚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用玉或象牙制成。

(27)吾祖太常公: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永乐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宣德:明宣宗朱瞻基年号 (1426-1435)。

(28)长号(háo嚎):引声长哭。 (29)扃牖(jiōngyǒu垌友):关着窗户。

扃,门窗、箱柜上的插关。这里用作动词。

(30)项脊生:作者自称。 (31)“蜀清”三句:《史记·货殖列传》:“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丹穴,丹砂矿。客之,待以宾客之礼。

(32)陇中:当作“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樊市西。诸葛亮未遇到刘备前,隐居于隆中。

(33)方:当,正在。昧昧:不明,指不出名。

一隅:一个角落。 (34)区区:渺小的样子。

这里是谦词。 (35)扬眉瞬目:神采飞扬,形容得意。

(36)埳(kǎn坎)井之蛙:《庄子·秋水篇》中说:埳井之蛙向东海之鳖夸耀它所处的水坑很宽广。后来比喻孤陋寡闻的人。

《荀子·正论》:“浅不足与测深,愚不足与谋和,坎井之蛙不可与语东海之乐。”埳井,小水洼。

埳,同“坎”。 (37)此《志》:即这篇《项脊轩志》。

自此以下是补写。 (38)吾妻:即作者妻魏氏。

来归:嫁过来。 (39)归宁:回娘家探亲。

(40)亭亭:高高直立的样子。如盖:形容枝叶繁盛,树冠如盖。

盖,伞。[1] 编辑本。

高二语文课文文言文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