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文言文读什么书好(学习文言文该读些什么书?)
1.学习文言文该读些什么书?
真正能够解决文言阅读的障碍的办法只有一条,就是多读。读得多,积累就深厚,文言阅读的语言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我个人的经验是,只要认真读完《史记》和《聊斋志异》,文言阅读的基本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影响之大,之深,之远,超过了你们的想象。由于其影响巨大,后人写历史,写文章,常常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史记》,这个模仿当然也包括语言的形式。所以读《史记》很重要。读《史记》,你们可以只读其中的本纪、世家和列传,至于书、表,就算了。读好了《史记》,再去读一般文言文尤其是史传文,基本上都不在话下了。此外顺便说,读好了《史记》,你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了解人性。你会懂得,成功的人物之所以成功,倒霉的人物之所以失败,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它的道理的。
大家都知道它的作者蒲松龄,是一个考场上长期失意的人。这就是说,他参加了许多次考试,但他很背时,总是考不上。然而参加考试的次数一多,就特别熟悉普通的表达程式。蒲松龄不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是个小知识分子。苏东坡文章很自在,是因为他是个大知识分子。苏轼才高,当时文名也高,所以胆子大,于是写文章就非常自在,想怎样写就敢怎样写。小知识分子,心理常常是自卑的,尤其是写文章的时候,他不敢放胆去写,容易循规蹈矩遵守表达规范,因此《聊斋志异》的语言,是比较规范的文言文。而小知识分子,沉沦社会底层,他内心又常常渴慕高雅,仰慕风雅,于是喜欢卖弄,所以你在《聊斋志异》中,常常能观察到许多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诸多文言文语言现象。通假现象容易带来文字古雅的错觉,在某些层面不高的知识分子心目中是很高雅的手段。比如“悦”字,这个字清代早就有了,但蒲松龄们写文章的时候,偏偏要把“悦”写成“说”。他们是这样想的:《论语》上不是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吗,我把“悦”写作“说”,那不是直追古人、隐然与圣贤相似了吗?
《聊斋志异》追仰《史记》,很多篇章末尾模拟“太史公曰”作“异史氏曰”,也是一个证据。当然,追慕古人,并非《聊斋志异》有价值的地方。《聊斋志异》是作为小说文本才那么有价值。蒲松龄的杰出是后人发现的,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竟然是杰出的。不过,《聊斋志异》谨守规范、追慕古雅的语言,恰好使它成为我们现在解决文言文语言问题的一个绝佳范本。
司马迁无疑是他那个时代最博学的人,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学才华和历史成就的人,他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得来规范了后代的历史,影响了后代的文学,所以读一部《史记》,就相当于读了后代若干部史书,容易使我们的文言水平大大提升。蒲松龄显然是他那个时代颇受冷落的人,他的学问也不能称雄于那个时代,但他作为小知识分子的拘谨、自卑和保守,为我们创作了非常规范的文言文文本。
多读文言文很有必要,这比枯坐在那里阅读10本文言字典、文言语法著作,更为重要。高中三年,读完这两本书的时间,完全足够。可惜的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方法。其实《史记》读起来十分有趣,你看里面所描写的现实人生,精彩程度甚至超过了善于虚构的许多小说家的想象。我是坐在厕所中,断断续续读完《史记》的。真的,很轻松,很有趣,很精彩。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了解文言语法不重要。那当然是重要的,不过带给我们的好处有限,而且,那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有败坏我们的文言阅读兴趣的风险。至于读文言字典,那也很重要。事实上,你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我只是说,具体文本的阅读更为重要,读多了,词汇积累就自动完成,文言语法就无师自通。蒲松龄学过文言语法吗?没有。他那时根本就没有所谓古代汉语语法这门课程。但是,他的《聊斋志异》,比现在的古汉语专家刻意写出的古文,通泰得多,自然得多。至于现今高考考场上那些所谓的古诗文作文,根本不通,幼稚得可笑还在那里卖弄,但居然还可以骗得高分。
2.想学文言文,看什么书好
你好:
习古文不要囿于局限,读书亦不可攫取。一事未卒,不取二者,外国文学不妨先行搁置,国粹毕竟为邦国之本。
1、清季之世,西学东渐,五四运动之前的文言文皆可称之为古文。登高自卑,涉远自迩,既然致力于此,即不应囿于局限。建议先从《小学韵语》、《幼学琼林》、《三字经》、《千字文》入手,否则古文诘屈聱牙之处,难以理解。其次学习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最后研究《古文观止》,循序渐进,由易至难。
2、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合百家之长,纵一人之学。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
3.学古文必备哪些书
学古文有很多种,一般古人认为的古文,就是秦汉时期的白话文,但是在我们看来,以及在秦汉以后的古人看来都算是古文,古人所说的白话文,就是当代的口语,这些在他们看来是口语白话的东西,在我们眼里也是古文了。
你要是学某个朝代的白话文,你就看那个朝代的小说,比方说唐朝的白蛇传,明朝的三国演义,清朝的红楼等,往往是那个朝代的白话。要是想学秦汉时期的白话文,那就看那时候的作品,那些在我们看来很复杂的古文就是当时的白话。
要是想学真正的书面语的古文,可以从这几本书入手:必备的是声律启蒙、三字经、弟子规、古汉语字典、古汉语词典、说文解字、诗经、论语、孙子兵法、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等入手,这些都是比较熟悉又琅琅上口的,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帮助。
4.要学习古文应先学哪些书,有哪些工具书,各推荐几本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常常有会而不对,难拿高分,也有初学者感觉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的情况。这篇文章结合本人的学习经验,对古文的学习做一个大致的梳理。
首先,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所说的文言,不过是古代人日常交谈的话语,就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一样。所以说学好文言文不难,难在有文采上。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验,如果古文基础较弱,建议按照以下顺序来学习:
1,朗读《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诗经(节选)》,并且能达到流利背诵的水平(上述都是三字和四字短句,兼有音律美,朗朗上口,可以结合历史故事)
2,《小学生古文100篇》(很经典的小短文集,可以先自行翻译,然后熟读,仿写)。
3,《三言二拍》、《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上述十一本书的文白本较好。以上系列以史书和文白小说为主,浅显易懂而且趣味性较强,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可读性强。可以作为课外书看,看懂即可,不需要背诵(三言二拍不建议小学生阅读,儿童不宜)。
4,《世说新语》、《颜氏家训》、《菜根谭》、《东坡笑林》、《笑林广记》、《小窗幽记》、《浮生六记》、《幽梦影》、《曾国藩家书》上述九本书中主要涉及古人修身养性,臧否人物,简短易懂,且富含哲理。可以摘选经典段落背诵。
5,《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古文辞类篹》、《桐城派名家文集》、《水经注》、《洛阳伽蓝记》、《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分别是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之交。上述十本书在这五个阶段上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说是各有千秋:
《古文观止》、《经史百家杂钞》、《古文辞类篹》是集古今名家名篇之大观,但三者各有千秋,《古文观止》较为基础,难度较低;后两者较为艰深,适合有一定积累的学习者。两汉时期和唐宋时期的代表作大部分都被这三本书收录,所以不单独列举。
《孟子》说理精辟,文字流畅,语言形象;《庄子》多用寓言借喻,汪洋恣肆,极有表现力;《荀子》擅长说理,论辩机锋百出,思想深邃,逻辑周密,《韩非子》以寓言和史料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证,平易中见哲理。这四本是先秦时期的巅峰作。
《洛阳伽蓝记》、《水经注》记载较杂,山川地理风情世俗皆有涉猎,这两本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
《桐城派文集》和《古文观止》一脉相承,可以看做是其延续。桐城派在明清时期的复古派、唐宋派、公安派等学派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受八股取士的影响,明清时期的文章大都缺少气势,灵气不足,但也有一些大家譬如姚鼐,归有光这样的大家。不妨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相互印证,全局观可以形成。
可以对上述文章进行主题阅读,选择其中部分文章章节抄录背诵均可。
6,另外,在学习古文的时候,需要准备一本工具书,一本即可。就是王力主编的《古汉语词典》。
注意事项:
a,需要注意的是,《古文观止》名气最大,流传最广,经常有想学习古文的同学想抄近路,认为把《古文观止》的文章背一背,就可以达到古文通。《古文观止》只是古文选集中的一本,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本书编纂的初衷是用来科举时做策论,所以选入了一些八股气息比较浓重的文章。更何况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多加涉猎才可开阔眼界,达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境界。
b,就学习的方法来讲,学习语言类都是四大法宝:听说读写。对于古文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读、背。建议多背诵一些古文的经典名篇,然后进行主题阅读,渐渐的就能找到古代人在使用语言的规律和感觉,或者说,语感。找到了语感,日常的学习,做题难度就不大。
c,最后,如果不是对古文很感兴趣,只是侧重于做题,那么我的建议是要把课本上的一些常用字词比如实虚词的意思、用法,通假字,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比如顶真,谓语前置等弄清楚,一些经典的段落要能熟练背诵。
如果想在考试中古文部分拿到比较高的分数,《史记》,《资治通鉴》这两本书的古文版和白话版都必须要看,能做到可以自行翻译的程度。
在日常的考试中,题目常常是选择某个人的事迹,而后联系已学过的古文知识来进行考察,所谓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这两本书一本是纪传体,一本书编年体,很具有代表性,考试中的小短文也大都选择类似的文章进行考察。通读这两本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5.想学学写古文,该读点什么书
骈体古文 如果达到能够写的程度 你要多读汉赋 六朝时期的诗歌 唐代以后的四六文章(高手是令狐及李商隐) 很多大臣的奏本也是用骈体写成的
如果达到非常流利 文不加点的程度 不论什么古文 最起码要学点说文解字等小学知识 世说新语 或者学点典故大全之类的典故知识 古文观止是必备 八大家的文章是必须 清朝桐城派的文章也要读读
我个人对骈体古文非常抵触 骈体古文 写到最华美的程度 也是华而不实 金玉其外 言不由衷 上林赋 子虚赋 我翻一遍 就没有再看一遍的心思 纯粹的卖弄 无中生有 是本事 无中生罗嗦 是虐待这种本事
我学历初中毕业 胡言一通 包涵
6.语文的文言文要买什么书
1.首选《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
《古文观止》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包括《左传》34篇 ,《国语》11篇, 《公羊传》3篇、《礼记》6篇, 《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3篇……共222篇。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选者以古文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文收入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必读理由:
三百年间中国最通行的古文选本
中国散文清晰的发展脉络
一部细致独到的准文学史
一本最佳的古代传统文化读本
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中华文明的幽深和博大
历史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文学技巧的集中体现
2.《唐宋八大家文集》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作为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唐宋八大家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当时和后世的文坛带来深远的影响。唐宋古文运动,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对后世的影响极其巨大。
下载地址:
1.《古文观止》
http://119.147.41.16/down1?cid=&t=3&fmt=&usrinput=古文观止&dt=1002016
2.《唐宋八大家文集》
http://119.147.41.16/down1?cid=&t=3&fmt=&usrinput=唐宋八大家&dt=1002010
已验证可下载。如果不行自己用迅雷搜索可下。
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