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静静吧用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
1.文言文翻译
原发布者:李鹏亚
他文言文怎么说【篇一:他文言文怎么说】第一人称:又叫“自称”.常用“吾、我、余、予”等,还有帝王的专称“朕”和“孤”字.通常都可译为“我”、“我们”、“我的”、“我们的”.例:1、已得履,乃曰:“吾亡持度.”《郑人买履》——已经拿到了鞋子,竟然说:“我忘记了拿尺码.”“吾”用于句首,作主语,代替“我”.2、吾知子所以距我也,吾不言.《公输》——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来对付我,但我不说.“我”用于句末,代替说话之人,作宾语.3、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我越听越觉得悲伤.“余”用于句首,代替听话之人,也就是柳宗元,作主语.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我看那巴陵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予”字用于句首,代替“我”,作主语.5、朕乃天子,说话岂能儿戏?——我乃一国之君,说话岂能反悔?“朕”便是皇帝的自称“我”.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孤”字用于句首,代替刘备,作主语.第二人称:又叫对称,常用“尔、汝、女、若、乃、而”等.通常译为“你、你的、你们、你们的.”例:7、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尔”字用于句首,用来称代卖油老人,译为“你”,作主语.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你的思想顽固啊,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汝”字用于句首,用来指代“智叟”译为“你”,作主语.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论语十则》——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都明白了吗?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醉书斋记 清•郑日奎于堂左洁一
1。
C2。B3。
D4。(1)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
【采分点:羹炙、俟、数四】 (2)而事情的紧急舒缓我也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谁能告诉我。【采分点:以故、仓卒、白】 (3)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差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
【采分点:诚、旋、畔】1。试题分析: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
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 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
分析可知,C.赚:诳骗。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以”“焉”“且”“之”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A.①介词,用;②连词,表目的,来。 B.①古今籍在焉,在:存摆放;焉:兼词,于之;②风雨兴焉,兴:兴起;焉:兼词,于之。
C.①副词,将要;②连词,尚且。D.①助词,放在时间词后,无实义;②代词,我。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试题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正确理解额把握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分析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深刻、全面、客观或偏激、浮浅、片面、主观臆断等。 可采用假设法与代入法,把句子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与选项所在相应段落进行比较。
分析可知,D项相关文段见第三段,“客或访余者,刺已入••••••不遽见••••••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只是不立即接见,并非拒见。
另:“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世事,不近人情”系作者自剖自谦之词,实际是作者读书入迷之反应,非其本性。 原文述说中也暗寓自得之意。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4】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
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两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羹炙、俟、数四(2)以故、仓卒、白(3)诚、旋、畔。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 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
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榻,用来躺卧。还摆放了书架和书筒各四个,古今的书籍都存放在里边。
琴、磬和麈尾等各种什物,也都交错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将笔蘸饱满做好准备。
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提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
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 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感到害怕惊讶,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
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后来就不再端来了。
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 只有妻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
妻子出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
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 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
晚上坐着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注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面。
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格严厉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再追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
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有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
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我也只能坐看着你沉湎在书中,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 ”我很失望,不高兴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对书,确实同刘伶对酒没有区别,正担心刚发誓随即就要违背;况且我嗜好的是文。
3.文言文在线翻译,急!
《易经》中说,“遯(遁的古字,音遁)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它又说了,不为王侯们谋事,要坚持使自己的培养自己的品质和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尧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颖阳的许由那样不屈不挠,所以能成就他高洁的品质!叔齐和伯夷的品质很高啊,所以成就了他们如竹一般有气节。
自从他们这些人降临人世以后,那些人品德的贤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使人们成为贤才的道路没有改变,而能认识自己品德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有的人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起来以万全自己的志向,有的人像薛方那样避开现实以顾全天下大义,有的人像逢萌那样使自己静下来以除去心中的躁动,有的人像四皓那样远离危险的场合以保全自己一线生机,有的人像申徒狄、鲍焦那样用灰烬涂在自己脸上来把自己弄脏的,也有的人像梁鸿、严光那样嫌弃世物的肮脏来证明自己清白的。
然而看那些真正甘心在田间劳作,在海上漂泊的,难道他们是真的想和那些鱼儿鸟儿,那些花花草草打交道吗?只不过是他们性情所至罢了。所以那些受了羞辱的宾客,多次的贬黜都没有磨刀不误砍柴工朝廷,那些跳海自杀的,既使用千乘这样的大礼,也不能使他们的气节改变,倘若他们很轻易地就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那是什么名也成就不了的。
他们虽然炫卖得有像一点沽名钓誉的人,但是他们也能从尘嚣之中脱变出来,也能从活在广大的闹市之外,和那些花言巧语的追名逐利的人还是不同的!荀子都说了:“意志坚定了,那富贵就娈得轻了,道义重了,那名利就轻了”。 大汉朝中道衰落,被王莽篡位了,文化人都心心里都义愤。
这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官帽都撕裂了,大家携手弃官不做了的,数都数不完啊!杨雄说:“鸿高飞在天上,虽有能使用弓来猎杀的,也不应该使阴招来害它。” 汉光武帝那么礼貌的对人,招纳他唯恐他不来。
旌帛和蒲车鲁申公,悄悄地藏在岩石中间看他。 就好像若薛方、逢萌招纳他们,他们又不肯出去做官,也像严光、周党、王霸去了却不能屈服。
我的肩骨才刚刚长起来,有志向,有仁心,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推举逸民那么心都归附了吗”!肃宗也礼貌地地对待郑均,也起用了高凤,终于成就了他们的气节。从那以后,皇上的品质稍微弱了些,又有邪?A把持朝政,有拳拳之心的耿介,不愿和他们同朝,以致于愤怒得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最后离开朝廷,后来又听说他头都不回的离开,这大概就是其中的原由吧。
你自己找吧。
4.古文翻译
水经江水注 郦道元
江水又东,迳广溪峡,斯乃叁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汉滩,其峡盖自
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
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馀里,涌起数十丈。今滩
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
崩滩”。其颓崖所馀,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馀里,有大巫山,非惟叁峡所
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
耳。西,即巫山者也。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叁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 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
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 多生柽柏,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叁峡巫峡长,猿鸣叁
声泪沾裳!”
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盛弘之谓之空泠峡。峡甚高峻,即宜都、建平二郡界也。
其间远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有奇石,如二人像,攘袂相对。俗传
两郡督邮争界於此。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下。
江水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急奔暴,鱼 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馀里;下水
五日,上水百日也。”
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县治,江之南岸也。北临大江,与夷陵相对。江水
又东,迳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
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 ,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
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
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 既高,加以江
湍纡洄,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叁朝叁
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
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
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叁峡,
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
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 秀峰,奇构异形,
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
宿,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
千古矣。”
整篇大意:
(一)自“江水又东迳广溪峡”至“夏后疏凿者也”
记叙三峡之首乃广溪峡。
(二)自“江水又东迳巫峡”至“盖因山为名也”
记叙巫峡因山为名。
(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至“猿鸣三声泪沾裳”
记叙三峡四时山景。
(四)自“江水自建平至东界峡”至“东迳宜昌县之插灶下”
记叙东界峡有奇石。
(五)自“江水又东迳流头滩”至“上水百日也”
描写流头滩上水之难。
(六)自“江水又东迳宜昌县北”至“因名曰人滩也”
记叙人滩石景。
(七)自“江水又东迳黄牛山”至“回望如一矣”
记叙黄牛山、滩附近江水纡洄。
(八)自“江水又东迳西陵峡”至“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记叙西陵峡山水之美。
5.古文才子进现代文译古文某种很难言传的事,静静的坐在那儿什么也不
静坐无思,弃之劳矣,离之旧地,遥望兮故人!吾心戚戚焉,吾心切切焉,如之奈何。
似吾久期,心悸动焉,吾不知矣!似吾久期,旧事重拾,吾不知矣!似吾久期,斯未逢兮,吾不知矣! 忧乐同驻矣,忧思难舍,忧之甚焉,何极?思之,念之,吾生矣!生乎?生也!故吾恋吾生之地,亦知其恋吾也! 吾不知矣,吾不知矣!其恋之多而广兮转而为之,抑或心失其轨兮而偏移乎?旧园中大,授吾良机,得心悸动,得魂升华!如之奈何?斯塾中旧事难忘,感其宽怀,感其博大,其古树沉寂,坪草青青,吾深恋之! 逝者如斯夫,将去而未去之际,吾心长忧矣!吾不知矣,何涕泪流兮?吾不知矣,恋故土切兮? 吾不知矣,乳燕离巢,离兮别兮;雏鹰振翅,寻兮觅兮! 悲乎吾母,其不舍兮难言,哀乎吾母,其忧其难言! 壮哉吾母,其苦何如? 子之途无极,何苦留哉?悲乎吾母,含泪笑别。
6.文言翻译帮帮忙嘉禾连理,出于州境奏
全文是: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此儿有风骨,当兴吾宗。”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
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
及居相州,如岐州法。邺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拜赵州刺史。
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
不谓天恩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
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
彦光下车,发摘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彦光欲革其弊,乃用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
常以季月召集之,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
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 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财物资之。
于是人皆于是,风俗大改。 翻译是:彦光年少就聪慧过人,品性卓绝,他的父亲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这孩子有风度,有气质,可以振兴我们家族。”
隋文帝即位,任命他担任岐州刺史,彦光大行仁政,禾稻茁壮生长,异根草木枝干连生,这是吉瑞之兆,因此他的政绩在州境之中是最好的。 皇上嘉奖他的才能,下诏书予以表扬赞美,赏赐粮食五百斛,以激励他的清廉正直。
后迁官转任相州刺史。此前彦光所治理的岐州,民风淳朴,所以他施行宽政加以安抚,全境安居乐业,朝廷对他的考核连年最佳,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了。
待到他治理相州的时候,他仍然效法在岐州的施政方针。 只是相州民风粗俗不纯,那里的人大多巧变诡诈,他们作了一首歌谣,讥笑彦光没有处理政务的才能。
皇上听闻之后责备了他,最终被免职。几年之后,授予彦光赵州刺史一职。
彦光对皇上说:“之前我在相州为官之时,百姓称我为‘戴帽饧’,说我软弱无能。我心想已经废免罢黜了,不会再有为官的希望了,没有想到皇恩浩荡您能再次起用我。
请让我在担任相州刺史一职吧,我会改变方针政策的,或许可以改变那里粗俗的民风。”皇上听从了,再次任命他为相州刺史。
那些强横狡猾而不守法纪的人听说彦光请命而来,无不嗤笑他。彦光到任,揭露隐蔽的坏人坏事,就像神灵一样神通广大,吓得那些坏人逃之夭夭了,整个州境的人都很惊骇。
彦光想要革除当地的弊端陋俗,于是用俸禄财物聘请山东一带学问渊博名声显赫的儒生,在每个乡兴办学堂,不是圣人哲人的文章不得讲授。彦光经常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将那些学生召集在一起,亲自以策问试士。
那些勤奋好学出类拔萃,聪明而有才学的学生,可以登上厅堂摆设饮食听讲,其余的学生都坐在廊下听课。 那些夸夸其谈偷懒懈怠以致学无所成的人,只有在庭院之中,坐在草席上听课了。
等到学生有大的成就,彦光就向朝廷推荐他们;又在郊外为他们设宴送行,并且赠送他们财物。于是人人刻苦勉励,风俗有了很大的改观。
7.古文翻译
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 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
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诫子书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 ?业精于勤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进学解》原文与译文 《进学解》原文与译文 译文: 国子先生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当今朝廷,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大臣遇合到了一起,规章制度全都建立起来了,它们能铲除奸邪,提拔贤俊,略微有点儿优点的人都会被录用,以一种技艺见称的人都不会被抛弃。
仔细地搜罗人才、改变他们的缺点,发扬他们的优点。只有才行不够而侥幸被选拔上来的人,哪里会有学行优长却没有被捉举的人呢?学生们,不要担心选拔人才的人眼睛不亮,只怕你们的学业不能精湛;不要担心他们做不到公平,只怕你们的德行无所成就!”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
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译文:话还没说完,队列中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
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就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事的一定给它提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
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
先生对于学业,可以说是够勤奋了吧。抵制排除那些异端邪说,驱除排斥佛家和道家的学说,补充完善儒学理论上的缺陷与不足,阐发光大其深奥隐微的意义,钻研那些久已失传的古代儒家学说,还要特别广泛地发掘和继承它们。
阻止异端邪说,像拦截洪水一样,向东海排去,把将被狂澜压倒的正气重新挽救回来。先生对于儒家学说,可以说是立了功劳的吧。
沉浸在如醇厚美酒般的典籍中,咀嚼品味着它们的菁华,写起文章来,一屋子堆得满满的。上取法于虞、夏之书,那是多么的博大无垠啊,周诰文、殷盘铭,那是多么的曲折拗口啊。
《春秋》是多么的谨严,《左传》又是多么的铺张。《易经》奇异而有法则,《诗经》纯正而又华美。
下及《庄子》、《离骚》、太史公的《史记》,以及扬雄、司马相如的著述,它们虽然各不相同,美妙精能这一点却都是一样的。先生对于文章,可以说是造诣精深博大而下笔波澜壮阔了吧。
先生少年就知道好学,敢作敢为,长大以后,通晓礼义,行为得体。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很成熟的了吧。
可是呢,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你就同狼一样,往前走会踩住自己的颔肉,往后退又要绊着自己的尾巴,一举一动都会招来过错。
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
你的运气就像与你有仇似的,早晚总要碰得一败涂地的。冬天天气暖和,你的孩子还要叫冷;年岁本来富饶,你的妻子还要喊饿。
头发也光了,牙齿也缺了,你就是死了,又于事何补呢?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原文: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