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爱)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 爱

【答案】【小题1】C【小题2】C【小题3】C【小题4】(1)(5分)仰慕他的德义的贵族子弟,有的直接住到他家中,有的寄居在他邻居家,利用权会早晚空闲时间向他讨教学业。

权会总是很高兴地为他们讲解,从不曾懈怠。(2)(5分)(权会之子)小时候就有成年人的器量。

不幸早亡,送葬的人都悲伤恸哭,权会只是哭了一次就不再哭,当时的人都推崇他的达观知命。【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

怪:以之为怪。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2】试题分析:此类断句题目在断句时一定要遵守一个原则,不能段破句子的意思。

所以,一定要在结合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以及这个句子的意思来思考断句,尤其是要抓住关键词(介词、语气助词、连词等等)。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小题3】试题分析:并非所有的都不予提拔,要看是否“其材可取”。

可取的,严词相加,但不久即得以拔擢;材不可取的,就和颜悦色对待来人,免致其心生怨愤。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4】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元顺文言文阅读答案,元方文言文阅读,元行冲文言文阅读答案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复蒋松如书 (清)姚鼐

【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D【小题4】A【小题5】(1)而且又因此了解了君子的内心,虚心善诱,乐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到了这种程度。

(4分)(2)利禄的道路一打开,那些研究这种学问的人,把它当作获取富贵的手段罢了。 (3分)(3)汉儒的言论,并不是没有超过宋儒而应当吸取的内容。

(3分)【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舍:谦辞。舍侄,侄儿。

掌握较多的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四个主要特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试题分析:有的文言虚词虽然在形式上保留了下来,出现在现代汉语里,但其意义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所以”在文言文里表示原因、依据,现在则用来表示结果。

再如“于是”在古文里更多的是两个单词,现在则是一个双音词。因此,只有通晓古今,才可避免“以今释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试题分析: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试题分析:文中无“由侄儿给蒋松如寄信”,注意把选项与原文一一比对,排除错误选项。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小题5】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关键字(1)“虚怀善诱”译为虚心善诱,“善”译为长处, (2) “途”译为道路,“学者” 指研究学问的人,“以为”译为以之为,把…。作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注释: [1]闾(lǘ)里:乡里。 [2]聩(kuì):天生耳聋。

霿(mèng):晦,昏暗。[3]麒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和凤凰一样,多作为吉祥的象征。

用来形容文章,则是指文辞优美有文采。[4]欣忭(biàn):欣喜愉悦。

忭,快乐。[5]识(zhì):通“志”,记。

行间:文字中间。 此句说自己见到蒋的大作后,回信表明看法。

[6]引绳:加以纠正。绳,纠正。

[7]高明:对人的尊称,意思是指对方的见识、学术比自己高明。[8]被:受,承当。

专辄:专擅,专断。辄,车箱两旁可凭依处,引申为倚恃妄作之意。

[9]手书:亲笔信。[10]衷:内心。

[11]草木臭(xiù)味:草和木是同类的东西,气味相同,故喻同类的人为草木臭味。《左传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

臭,气味。[12]曲:曲折深刻。

[13]古儒:此指汉代的经学家。拙滞:拘泥,笨拙。

[14]汉学:亦称“朴学”,指汉儒考据训诂之学。 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推崇汉儒的朴实学风,反对宋儒空谈义理。

到乾隆嘉庆年间,姚鼐、戴震等人更发展以汉儒的训诂方法,虽有成就,但也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脱离实际的学风,与桐城派的崇尚宋儒理学对立。[15]专己:自专,独断专行。

[16]因:所以。[17]时文:时下流行的文体,即当时科举考试所采用的文体。

[18]戴东原: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代思想家、学者,对经学、语言学有重要贡献。

他以训诂探讨古书义理,有力的批评了程朱理学的唯心主义。[19]钱献之:钱坫,字献之,江苏嘉定人。

清代书画家、学者。姚鼐曾作《送钱献之序》,畅谈当时理学、汉学之争。

[20]木铎(duóo):木舌的铃,古代用于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用之。《论语八佾》:“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朱熹的《论语集注》认为这段话的意思是:你们何必担心丧失官职呢?天下黑暗已经很久了,上天将把孔子作为传播光明政治的喉舌。 [21]苏氏说:苏氏解释“木铎”一段,认为上天使孔子失位,周游四方,像木铎一样辛苦于道路。

[22]集注:即朱熹的《论语集注》。[23]盆成:人名,战国时人,仕齐而被杀。

[24]蓉庵:疑为蒋炳的号。蒋炳,字晓沧,阳湖(今江苏常州)人。

雍正举人,擢御史,为官三十余年,有政绩。 [25]颖州:府名,治所在今安徽阜阳。

此指蒋炳儿子蒋熊昌。熊昌曾任颖州知府,这里用官职称呼。

同年:乡试、会试同榜考取者称为同年。姚鼐与蒋熊昌同榜中进士。

[26]教言:教诲之言。对别人意见的尊称。

[27]愚陋:自我的谦称。[28]宥:原谅。

文言文,阅读

3.元史文言文阅读翻译及题目,关于开头是韩镛,字伯高这段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

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

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铨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

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

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

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

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

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

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

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

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存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

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

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

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选自《元史》)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吏部掌天下铨衡 诠:选拔官吏 B.制可其奏 制:制止 C. 俾俊秀入学宫 俾:使 D.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劝励 劝:勉励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B.往往腾谤于朝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 燕王诚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 D.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11、文中划线未句读处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 B. 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 C. 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 D. 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盗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3分) 译: (2)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

(3分) 译: (3)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4分) 译: 参考答案:9.B 帝王的命令10.D(A项,前一“者”,定语后置的标志;后一“者”,用于时间词后,表示停顿B项,前一“于”是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后一“于”,介词,表被动。

C项前一“以”是介词,用;后一“以”是连词,表目的。D项,都是连词,表转折。

)11.B12.D(“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不当) 四、(24分)13.(1)傅岩起从吏职起家做官,怎么能了解全天下的贤才?(3分。大意1分,“乌”“知”各1分。)

(2)由此人人自觉努力学习,因而饶州通过科第考试进入仕途的人,比其他郡县要多。(3分。

大意1分,“以”“视”各1分。.) (3)而龚伯璲这些人正受重用,朝廷都在议论改革,韩镛也提出意见,但没有被采纳。

(4分。大意1分,被动句式1分,“辈”“更张”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佑五年考中了进士,被授予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的官职,不久调任集贤都事。

泰定四年,又转任国子博士,不久担任监察御史。当时能从进士做官的仅有百分之一,由吏职出身能做到显要官位的常常有十分之九。

皇帝就想让中书参议傅岩起做吏部尚书,韩镛上书说:“吏部是掌管天下考核、选拔人才的。

元顺文言文阅读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