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答案(《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

1.《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

程门立雪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②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③。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④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⑤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⑥,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

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

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

〔译文〕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本文赞扬了杨时尊师重道的品质推荐于 2017-09-01查看全部17个回答复习语文_点击进入根据文中提到的中国古代史为您推荐复习语文好口碑,专注学习培训,复习语文0基础/简单易学,多年教学经验,有效提高每个学员学习能力。

aduland.dianping.com广告和英阿米巴培训课程,火爆抢订中!为企业实现利润倍增!值得一看的阿米巴运营模式相关信息推荐和英阿米巴培训课程,「毛利变纯利 和英阿米巴」,专注企业管理经营中国落地咨询,团队人数超2000人,国内外服务网点超200家,每月开课超60场,期期爆满,已超10万人次学员!广州和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告《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动物乐园。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和答案,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程门立雪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3)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4),时与游酢侍立(5)不去,颐既(6)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编辑本段] 【注释】 1.选自《宋史·杨时传》。2.属(zhǔ):撰写。

3.见:拜见。4.瞑坐:打瞌睡。

5.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6.既:已经。

【译文】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年稍大一点既潜心钻研经史,宋熙宁九年,他考上了进士及。当时,他给河南程颢和弟弟程颐讲孔子,孟子宏伟独到的学术。

在熙宁、元丰年间,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

一天,他去看望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但他依然站在那里。

程门立雪,文言文,答案,翻译

3.程门立雪的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翻译:杨时在洛阳求教于程颐。

杨时那个时候大概已经四十岁了。一天他去拜见程颐时,恰巧程颐正在坐着打盹,杨时就和游酢恭敬的站在旁边,一直没有走开。

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的雪已经有一尺深了。扩展资料:程门立雪典故:有关“程门立雪”的最早史料,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二程语录·侯子雅言》:“游、杨初见伊川,伊川瞑目而坐,二人侍立,既觉,顾谓曰:‘贤辈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及出门,门外之雪深一尺”。

一个是《宋史》中的《杨时传》:杨时和游酢“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时。

4.《程门立雪》原文及翻译

《程门立雪》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白话释义: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

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此文出自元·脱脱所写的《宋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宋史》最早为至正刊本,次为成化朱英重刊本。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五月(1344年)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朝元统二年(1334年),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

至元六年(1340年)农历十月脱脱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即1343年),脱脱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

至正九年(1349年)农历闰七月,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农历四月,脱脱被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

至正十一年(1351年)修黄河民工起义,镇压抗元红巾军。他于至正十五年(1355年),革职流放云南,后被中书平章政事哈麻假传元惠宗诏令自尽。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5.程门立雪文言文阅读答案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3)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4)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5)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6),时与游酢(zuò)侍立(7)不去(8),颐既觉(9),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选自《宋史·杨时传》属(zhǔ):撰写潜心:用心专而深见:拜见盖:大概。瞑坐:打瞌睡。

瞑:闭上眼睛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侍:服侍去:离开。颐既觉:程颐睡醒后既:已经[1]译文杨时,字中立,南建州将乐人。

幼年时期聪颖异常,能写文章。年纪稍长后,用心专而深于研究诗经和史书。

熙宁九年,杨时中了进士门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宏伟独到的学术(即理学),在黄河洛水之间的地区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左右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的学者不远千里而来与之交游,他的号为龟山先生。

6.程门立雪,古文翻译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杨时有尊师重道的好品质 .

7.程门立雪文言文阅读答案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3)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4)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5)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6),时与游酢(zuò)侍立(7)不去(8),颐既觉(9),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注释1. 选自《宋史·杨时传》2. 属(zhǔ):撰写3. 潜心:用心专而深4. 见:拜见5. 盖:大概。6. 瞑坐:打瞌睡。

瞑:闭上眼睛7. 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8. 侍:服侍9. 去:离开。10. 颐既觉:程颐睡醒后11. 既:已经[1]译文杨时,字中立,南建州将乐人。

幼年时期聪颖异常,能写文章。年纪稍长后,用心专而深于研究诗经和史书。

熙宁九年,杨时中了进士门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宏伟独到的学术(即理学),在黄河洛水之间的地区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

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

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左右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睡觉,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的学者不远千里而来与之交游,他的号为龟山先生。

8.程门立雪《宋史》文言文阅读答案

程门立雪《宋史》 【原文】 杨时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 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

杨时与游酢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阅读训练】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 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颐既觉答:见到的时候,他刚好在坐着打瞌睡.2. 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

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

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

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程门立雪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