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文言文(形容“透明”的诗句有哪些)
1.形容“透明”的诗句有哪些
1、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 —— 明 · 朱栴《浪淘沙·秋》
2、自云参透元宫事,已见三花顶上飘 —— 明 · 王问《杨山人寻仙歌》
3、灵砂沁透白玉腕,细看每将罗袖卷 —— 明 · 张羽《守宫词》
4、映日初花隔槛明,春风袅袅透寒轻 —— 明 · 沈氏《早春忆外》
5、书声隔篁竹,荷气透絺衣 —— 明 · 张祥鸢《初夏晓起》
6、翡翠帘疏不蔽风,新凉初透碧纱栊 —— 明 · 赵瑗妾《秋思》
7、淡月透疏棂,流萤度深竹 —— 明 · 方孝孺《宿夹江寺》
8、鸦雏夜宿迷蒙柳,斗帐烧灯蜡光透 —— 明 · 张璨《洞房曲》
9、岛间月色明珠树,洞里丹光透玉扉 —— 明 · 明肃靖王《步虚词(二首)》
10、觚棱月上晚岚空,影透房栊冷帐中 —— 明 · 朱让栩《拟古宫词一百首其一》
11、水埋高渚脊,云透远峰头 —— 明 · 李元昭《春雨闲居》
12、色境透关过,总是平稳地 —— 明 · 王履《宿玉女峰》
13、鼻息冲开刀两刃,目光射透甲三重 —— 明 · 汤胤绩《题谢卫同钟馗移家图》
14、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 明 · 李颖《登大半山》
15、寒峰独透千层雪,野水双勾一抹云 —— 明 · 唵囕香公《峡山晓起》
2.玻璃用古文怎么说
玻璃一词从两个角度讲。
一个是现代的玻璃。世界最早的玻璃制造者为古埃及人。
玻璃的出现与使用在人类的生活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4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的遗迹里,都曾有小玻璃珠的出土。之后由欧洲人发展成以 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
现代的形成工业化的玻璃。一是源于中国的玻璃 中国古代称玻璃为“琉琳”、“流离”、“琉璃”,从南北朝开始,还有“颇黎”之称。
中国玻璃的发明,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由于各种矿物质的熔化,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就会出现硅化合物拉成的丝或结成的块状物。
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到玻璃质中,因此其呈现出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物质引起了工匠们的注意,经过他们的稍稍加工,便可制成精美的玻璃装饰品了。
这样经过长期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古代中国人终于掌握了“玻璃”的生产技术和规律。根据《广雅》和《韵集》的记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琉璃”是用火烧的玻璃质珠子以及其它一些透明物质的统称。
而明、清以来人们所说的“琉璃”是不透明的。 中国古代“玻璃”和现代的玻璃是有所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