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症状怎么说(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1.文言文注释及翻译
庞葱①与太子②质于邯郸,谓魏王③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注释】 ①庞葱:魏臣。 ②太子:魏太子。
③魏王:惠王。 ④大梁:在今河南开封。
【译文】 庞葱和魏国太子要到赵国做人质。庞葱对魏惠王说:“现在有一个人说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信。
”“有两个人说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寡人有些怀疑了。”“有三个人说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寡人相信了。”
庞葱说:“市上没有老虎是明明白白的,可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的有老虎了。现在邯郸离大梁比街市远得多,而议论臣下的人要远远超过三个人,希望大王能对此明察。
”魏王说:“寡人自己知道分辨。”于是庞葱辞别上路,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
后来太子不做人质回魏了,庞葱果然没能得到召见。
2.文言文在线翻译,急!
《易经》中说,“遯(遁的古字,音遁)在当今时代的现实意义实在是太大了。”
它又说了,不为王侯们谋事,要坚持使自己的培养自己的品质和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尧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颖阳的许由那样不屈不挠,所以能成就他高洁的品质!叔齐和伯夷的品质很高啊,所以成就了他们如竹一般有气节。
自从他们这些人降临人世以后,那些人品德的贤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使人们成为贤才的道路没有改变,而能认识自己品德的人却越来越多了。有的人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起来以万全自己的志向,有的人像薛方那样避开现实以顾全天下大义,有的人像逢萌那样使自己静下来以除去心中的躁动,有的人像四皓那样远离危险的场合以保全自己一线生机,有的人像申徒狄、鲍焦那样用灰烬涂在自己脸上来把自己弄脏的,也有的人像梁鸿、严光那样嫌弃世物的肮脏来证明自己清白的。
然而看那些真正甘心在田间劳作,在海上漂泊的,难道他们是真的想和那些鱼儿鸟儿,那些花花草草打交道吗?只不过是他们性情所至罢了。所以那些受了羞辱的宾客,多次的贬黜都没有磨刀不误砍柴工朝廷,那些跳海自杀的,既使用千乘这样的大礼,也不能使他们的气节改变,倘若他们很轻易地就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那是什么名也成就不了的。
他们虽然炫卖得有像一点沽名钓誉的人,但是他们也能从尘嚣之中脱变出来,也能从活在广大的闹市之外,和那些花言巧语的追名逐利的人还是不同的!荀子都说了:“意志坚定了,那富贵就娈得轻了,道义重了,那名利就轻了”。 大汉朝中道衰落,被王莽篡位了,文化人都心心里都义愤。
这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官帽都撕裂了,大家携手弃官不做了的,数都数不完啊!杨雄说:“鸿高飞在天上,虽有能使用弓来猎杀的,也不应该使阴招来害它。” 汉光武帝那么礼貌的对人,招纳他唯恐他不来。
旌帛和蒲车鲁申公,悄悄地藏在岩石中间看他。 就好像若薛方、逢萌招纳他们,他们又不肯出去做官,也像严光、周党、王霸去了却不能屈服。
我的肩骨才刚刚长起来,有志向,有仁心,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推举逸民那么心都归附了吗”!肃宗也礼貌地地对待郑均,也起用了高凤,终于成就了他们的气节。从那以后,皇上的品质稍微弱了些,又有邪?A把持朝政,有拳拳之心的耿介,不愿和他们同朝,以致于愤怒得看都不看他们一眼,最后离开朝廷,后来又听说他头都不回的离开,这大概就是其中的原由吧。
你自己找吧。
3.古文专家请您帮忙翻译一下~
有一年郑国的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一个富人,尸首被人捞去了。
富人的家属要求赎尸,捞得尸首的人要钱太多,富人的家属就去找一个叫邓析的人想办法。邓析说:“不要急,他不卖给你,卖给谁呢?”捞得尸体的人等急了,也去找邓析想办法。
邓析又回答说:“不要急,他不找你买,还找谁买呢?” 这则寓言下边还有一段话,说出了这个寓言的寓意:“夫伤忠臣者有似於此也。夫无功不得民,则以其无功不得民伤之;有功得民,则又以其有功得民伤之。
人主之无度者,无以知此,岂不悲哉?”翻译出来是:君主伤害忠臣的做法与此类似。没有功业就不能得民心,然而因为他没有功业,所以百姓会受到伤害(比如,因君主无法统一天下而使得战争不断,生灵涂炭);凭借功业而得了民心,却又凭借其功业使老百姓受到伤害(比如,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严刑峻法,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
人主做事没有限度,没有办法知道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可悲的吗?。
4.【古文翻译】管仲曰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说:我最初的时候很贫困,曾经和鲍叔一起去做生意,分钱的时候多半留给我自己,鲍叔不认为是我贪心,他知道我很贫困;我曾经和鲍叔一起为共谋天下大事而使得我更加贫困,鲍叔不认识是我愚钝,(因为)他知道天时有时利有时不利;我曾经三次被皇上赐官、又三次被罢免,鲍叔不认为是我不忠于皇上,而是我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我曾经三次(随军)打仗三次都偷跑,鲍叔不认为是我胆小怕死,他知道我有老母亲要赡养;公子纠集叛乱失败,召去之后顷刻被杀,我也被囚禁起来,受尽凌辱,鲍叔不认为我(这样)很丢脸,他是知道我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而觉得丢脸,(我)担心的是我的功名不能为天下人所知。
生我的人是我的父母,但是最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5.翻译古文巜骂医生》
翻译如下:
一个医生给人看病,对病人家说保证你没有事情,病人家费了好多的钱。
可是病人丝毫不见好转以致竟然病倒不能起床。
因此非常的痛恨医生,就派个家里的佣人去骂那个医生。过了一会,佣人回来了,主人问他,你可曾去骂那个蠢货了?佣人说,没有。
主人问,为什么不骂呢?仆人说,等着骂那个蠢蛋医生的人太多了。我挤都挤不上前。叫我怎么骂?
原文:
一医看病,许以无事。病家费去多金,竟不起,因恨甚,遣仆往骂。
少顷归,问:“曾骂否?”曰:“不曾。”问:“何以不骂?”
仆答曰:“要骂要打的人,多得紧在那里,叫我如何挨挤得上。
扩展资料:
相似文章《外科医生》
【原文】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①阵回,中流矢,深入膜②内,延使治。乃持并州③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镞④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摘自《雪涛小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译文】 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医术。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伤了,一直刺入身体里,把这个医生叫来让他治疗。
这个医生手里拿了一把大剪子,把露在身体外面的箭身剪掉,便跪着等着将军的奖赏。
将军说:“箭头还在身体里需要尽快治疗啊。”医生说“取肉内的箭头是内科的义务,没想到也一起要求我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