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像的文言文(请问“真”字在古文里是怎么解释的?)
1.请问“真”字在古文里是怎么解释的?
真 zhēn(ㄓㄣˉ) [1]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诚。
~谛。~挚。
~心。逼~。
认~。~才实学。
~知灼见。 [2]确实,的确:~好。
~正。~切。
[3]清楚,显明:看得~。咬字很~。
[4]本性,本原:纯~。天~。
[5]人的肖像:传~。写~。
[6]汉字的楷书:~字。~书。
~草隶篆。 [7]姓。
------〖词性与应用〗------- 真 zhēn 【名】 (会意。小篆字形,从华(huà),从目,从?](yǐn),从八。
《说文》:“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匕,变化。
目,眼睛。?],隐藏。
八,乘载的工具。本义: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 [1]同本义。
旧时所谓仙人 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说文》。
按:六经无真字 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庄子·列御寇》 归其真宅。
──《列子·天瑞》。注:“太虚之域。”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庄子·大宗师》 又如: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对神仙的尊称);真味(真实的意旨或意味) [2]本性;本原 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
──《庄子·秋水》 又如:真宰(宇宙的主宰者;造物主);真佛(本身;本人。 比喻难以见到的人物);真力(本原之力);真原(本源);真源(本源,本性) [3]身 见利而忘其真。
──《庄子·山水》 [4]肖像,摹画的人像 有僧写得师真,呈师,师曰:“且道似我不似我?”──《景德传灯录》 [5]汉字楷书的别称 帝亲书其文,作真、行、草三体。 ──《续资治通鉴》 又如:真字(正楷字) [6]古州名 广德元年设吐蕃,其后松、…真、…等为行州。
──《新唐书》 [7]姓 真 zhēn 【形】 [8]真实。与假、伪相对 假金方用真金镀。
──李绅《答章孝标》 使真伪毋相乱。 ──《汉书·宣帝纪》 此画果真。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而同于真。 真者而同。
[9]亦为佛教观念,与“妄”相对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 又如:真人真事;真假难分;真形(真实的形体或形象);真教(纯真的教化);真笔(真迹);真相(佛教语。
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10]正。
与副、邪相对 恭楷誊真,双手呈与抚台。──《文明小史》 又如:真红(正红;深红色);真楷(指正楷);真宅(人死后的真正归宿);真粹(品德高超);真履(纯正的志行) [11]精;淳 发匣琴徽静,开瓶酒味真。
──唐·张祜《乐静》 又如:真白(纯白色);真金(纯金;真正的金子);真钢(纯钢);真品(纯真的品质);真风(淳朴的风俗);真朴(纯真朴素) [12]本来的,固有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又如:真态(本色;天然风致) [13]真诚;诚实,情感真切 真者,精诚之至也。
…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庄子·渔父》 又如:真列(坚贞忠烈);真忱(真诚);真修(精诚修持);真信(真诚);真笃(诚挚深厚);真恳(真诚恳切);真至(情感真挚) [14]清楚;真切 我没大看真,不知是四根,不知是六根。
──《醒世姻缘传》 又如:听得真;看得真;真亮;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真 zhēn 【副】 [15]实在;的确 真无马邪?──唐·韩愈《杂说》 真不知马也。 又如:这人真好;跑得真快;真不忝(真不愧);真可(真可以;真能够);真来(实在;确实) ★部首: 十 笔画: 2 外笔画: 7 ☆笔顺码:1225111134 。
2.文言文 《真相知》 翻译
译文 鞠咏考中进士,他以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
王化基做了杭州知府后。鞠咏被提拔,被朝庭提封为大理评事,任为杭州仁和县的知县。
鞠赴任前,先写了一封信和一首诗寄给了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去对他的栽培奖进,(又说)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以诗文往来同乐了等内容。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回信。
鞠到任后,(王化基)并未给予任何特别的礼遇,而考察督促鞠的政事却非常严格。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
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为参知政事。他到职后首先推荐鞠咏。
有人问他问他原因。王化基说:"鞠咏有才干,不怕被埋没。
我所为他担心的是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以使他的品行更高尚。"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更把王化基当做良师益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