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级上册文言文注释(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其注解)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及其注解
十七、公输 节选自 《墨子。
公输》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非攻、兼爱,墨家的创始人,宋国人。《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
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 (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
能制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 (2) 将以攻宋:以,用 (3)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氏中念作“zhái")。
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 (4)闻之:闻,听说 (5)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从鲁国出发。 (6)至于郢:至,到达 (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子墨子的尊称。
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焉”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8)侮:欺侮。
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9)借:凭借,依靠;愿:想;子:你。
(10)说:通“悦”,高兴。 (11)请献十金:请允许我献上十金。
请,译为“请允许我“。 (12)义:坚持道义。
固:本来,从来。 (13)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
再:第二次 (14)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请:请允许我。说之:解说这件事。
(1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为,造。
以,用来 (1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荆:楚国的别称。
智,聪明;谓,叫做;于,表对象;而,表转折,却 (17)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意思是不劝阻楚王。
争:通“诤”,劝阻。 (18)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
知类:明白事理。 (19)服:被说服。
(20)然:(既然)这样,但是 (21)胡:为什么。 已:停止。
这里指停止攻宋。 既已:已经 (22)见【我于王】(xiàn):引见。
王:指楚惠王。 (23)【子墨子】见【王】:拜见。
(24)文轩:华丽的车子。文,彩饰;轩,有蓬的车。
(25)敝舆(yú):破旧的车子。 (26)短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
短,“裋(shù)”的假借,粗布衣。 褐:粗布衣服。
(27)粱肉:精美的饭菜。 (28)窃疾:喜欢偷窃的毛病。
(29)云梦:即云梦泽,楚国境内的大湖,包括现在的洞庭湖和洪湖。 (30)犀:雄性的犀牛。
兕(sì):雌性的犀牛。麋(mí):像鹿,体大。
(31)江汉:长江和汉水。鼋(yuán):比鳖大,俗称癞头鼋。
鼍(tuó):鳄鱼的一种,产长江下游,俗称猪龙,即今扬子鳄。 (32)所谓:所说的。
雉(zhì):俗称野鸡。 鲋(fù)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 (33)长松:大松树。
文梓:梓树。 楩(pián):黄楩木。
楠:楠树。 豫章:樟树。
(34)三事:孙诒让把“王吏”当作“三事”,因篆书字形而致误,指楚王派遣攻宋的将吏。 (35)【于是】见【公输盘】:召见。
于是:在这时。 (36)牒(dié):木片。
(37)九:与古代的“三”一样,泛指多次。 (38) 距:通“拒”抵挡,抵抗。
(39)圉:通“御”抵御。 (40) 诎:通“屈”,指理屈。
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41)寇:入侵。 虽:即使。
绝:杀尽。请:请允许我(做某事),表示客气的外交辞令 (42)庇:遮蔽。
闾:里门。古以25家为里。
(43)内:通“纳”。 (44)治:致力。
神:指建立宏伟功业于无形的大智大慧。 (45)明:指易于为人所见的小智小慧。
(46)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机械。 (47) 所以:表示用来……的方法。
十八、《孟子》两章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顺接。
之:指城。而:表转折。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限制。
以:依靠。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
利:锐利。 (15)寡助之至:之:到。
至:极点。 (1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
(17)畔:通“叛”。 (18)顺:归顺,服从。
(19)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故:所以。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
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
2.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
《陈涉世家》陈胜是阳城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有一天)陈涉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如果我以后富贵了,不会忘记大家的。”
同伴苦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天鹅)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戍边的队伍里,担任了屯长(小头目)。
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照秦朝法律都应当斩首。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陈胜说:"全国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不应继位当皇帝,应当继位当皇帝的是皇帝的长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扶苏没有罪,秦二世却杀了他。
百姓多数听说他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多次立有战功,爱护士兵,楚国人很爱戴他。
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 现在如果让我们的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是对的。于是二人去占卜。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事情都能成功,能建立功业。但你们这件事向鬼神卜问过了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于是找人用丹砂在丝绸上写"陈胜王"三个字, 放在别人用网捕获的鱼的肚子里面。士兵买那条鱼回来煮着吃,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 本来就诧怪这事了。
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军队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晚上用笼罩着火,像狐狸嚎叫一样叫喊道:"大楚要复兴,陈胜要称王”。士兵们夜里都惊慌。
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用眼睛示意陈胜。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
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地提出要逃走,使都尉发怒,让都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用竹板打了吴广。
军官拔出剑,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说:“各位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过期就要杀头。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得死去。 况且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了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手下的人都说:“愿意听从命令!”(他们)假称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顺从百姓的愿望。
大家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打出大楚旗号。(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
攻克蕲县后,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攻打铚、酇、苦、柘、谯,都攻打下来。
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骑, 士卒几万人。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城的官员在城门洞里中应战。
不能战胜,守丞被杀死,大军便占领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朝,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陈胜被拥戴为王,定国号为“张楚”(这里也有人翻译为以张大楚国的力量)。
在这个时候,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好得很;即使这样,我从先王那继承这块封地,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大于安陵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唐雎回答说:“不,并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封地,只想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尸体倒下,鲜血流淌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
3.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一.通假字1.敬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2.发闾左适戍渔阳 (“适”通“谪”,征发,调发)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4.卜者知其指意 (“指”通“旨”,目的,用意)5.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6.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7.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与”通“欤”,吗)8.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放置)9.岂直五百里哉 (“直”通“只”,仅仅,才)1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苍鹰,猛禽)11.寡人谕矣 (“谕”通“喻”,明白)1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伸张)13.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1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通“又”)15.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通“缺”,缺点)16.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二.双音节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到处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聚会商议 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虽然这样 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德行高尚的人 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以把 表示许可6.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到达 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7.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失败 凶狠而放肆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从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9.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10.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商店等开始营业1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和遗憾 深切地憎恨12.先帝不以臣卑鄙 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13.臣不胜受恩感激 感动激奋 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三.词类活用1.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作动词,用网捕)2.狐鸣呼曰 (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怪)4.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作动词,用眼睛看)5.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6.陈胜王 (王,名词动词,称王)7.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忿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8.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锐,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盔甲、锐利的武器)9.请广于君 (广,形容词作动词,扩大)10.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缟素,名词作动词,穿孝服)12.保其岩阻 (岩阻,形容词作名词,险要的地方)13.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北、东、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东、向西)14.身率益州之众 (身,名词作状语,亲身、亲自)15.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箪、壶,名词作动词,用箪装,用壶盛)16.与亮情好日密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1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1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否,形容词作动词,奖励善良、惩罚邪恶)1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形容词作名词,邪恶的事情)2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21.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优劣,形容词作名词,能力强与能力弱的人)22.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广益,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23.亲贤臣,远小人 (亲,名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远离)24.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动词作名词,效力的机会,任务)25.攘除奸凶 (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顽的敌人)26.临表涕零 (涕,名词作动词,流泪) (本文摘自《百度文库》)。
4.九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文翻译
你好!
九年级上册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22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23 *《草庐对》 陈寿
24 *出师表 诸葛亮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 《墨子》
18 《孟子》两章
\x0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x0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 *《庄子》故事两则
\x09惠子相梁
\x09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 《左传》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 *愚公移山 《列子》
5.人教版9年级语文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译文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从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扬善除恶,不应标准不同。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切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内外施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侍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辅佐陛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疏失,增益实效。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评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憾恨的。
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先帝不介意我出身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言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6.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解
(1)先帝:指刘备。
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 创:开创。
业:事业。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
(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ú):死。
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敝: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
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
(4)此:这。诚:的确。
之:的。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然:然而。 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的臣子.侍,侍奉。
卫,护卫。 懈:松懈。
于:在。 内:首都。
(6)忘身:不顾自身危难。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
(可以翻译为,大概。) 追:追念 殊遇:优异的待遇。
殊,不一般,特异。追,追念。
(8)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
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过分。
菲薄,微薄,轻视有志之士,有抱负的文臣武将。气,志气。
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
喻:。
7.急
【古诗】 《望江南》温庭筠(九上课内)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渔家傲》范仲淹(九上课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苏轼(九上课内)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九上课内)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九上课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观刈麦》白居易(九上课外)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九上课外)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九上课外)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九上课外)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九上课外)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九上课外)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九上课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九上课外)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九上课外)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九上课外)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文言文】 21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
8.九上文言文课下注释
十七、公输节选自 《墨子.公输》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非攻、兼爱,墨家的创始人,宋国人.《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郢(yǐng):楚国都,在今湖北江陵. (1)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制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鲁班. (2) 将以攻宋:以,用 (3)子墨子:指墨翟(此字念“dí",;姓氏中念作“zhái").前一个“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师)的意思,是弟子们对墨翟的尊称 (4)闻之:闻,听说 (5)起于鲁:起,起身,出发;于,从;从鲁国出发. (6)至于郢:至,到达 (7)夫子:古代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是公输盘对子墨子的尊称.何命焉为:有什么见教呢?“焉”与“为”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8)侮:欺侮. 臣:墨子的自我谦称. (9)借:凭借,依靠;愿:想;子:你. (10)说:通“悦”,高兴. (11)请献十金:请允许我献上十金.请,译为“请允许我“. (12)义:坚持道义. 固:本来,从来. (13)再拜:表示谦虚、恭敬,一拜再拜.再:第二次 (14)请说之:请允许我向你说一些话,请:请允许我.说之:解说这件事. (15)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为,造.以,用来 (1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荆:楚国的别称. 智,聪明;谓,叫做;于,表对象;而,表转折,却 (17)知而不争:知道这(道理)而不(对楚王)谏诤.意思是不劝阻楚王.争:通“诤”,劝阻. (18)类:对事物作类比进而明白它的事理.知类:明白事理. (19)服:被说服. (20)然:(既然)这样,但是 (21)胡:为什么. 已:停止.这里指停止攻宋. 既已:已经 (22)见【我于王】(xiàn):引见. 王:指楚惠王. (23)【子墨子】见【王】:拜见. (24)文轩:华丽的车子.文,彩饰;轩,有蓬的车. (25)敝舆(yú):破旧的车子. (26)短褐:古代贫贱者所穿的粗布衣. 短,“裋(shù)”的假借,粗布衣. 褐:粗布衣服. (27)粱肉:精美的饭菜. (28)窃疾:喜欢偷窃的毛病. (29)云梦:即云梦泽,楚国境内的大湖,包括现在的洞庭湖和洪湖. (30)犀:雄性的犀牛. 兕(sì):雌性的犀牛.麋(mí):像鹿,体大. (31)江汉:长江和汉水.鼋(yuán):比鳖大,俗称癞头鼋.鼍(tuó):鳄鱼的一种,产长江下游,俗称猪龙,即今扬子鳄. (32)所谓:所说的. 雉(zhì):俗称野鸡. 鲋(fù)鱼:像鲫鱼的一种小鱼 (33)长松:大松树. 文梓:梓树. 楩(pián):黄楩木. 楠:楠树. 豫章:樟树. (34)三事:孙诒让把“王吏”当作“三事”,因篆书字形而致误,指楚王派遣攻宋的将吏. (35)【于是】见【公输盘】:召见.于是:在这时. (36)牒(dié):木片. (37)九:与古代的“三”一样,泛指多次. (38) 距:通“拒”抵挡,抵抗. (39)圉:通“御”抵御. (40) 诎:通“屈”,指理屈. 所以:用来……的方法.和现代汉语里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 (41)寇:入侵. 虽:即使.绝:杀尽.请:请允许我(做某事),表示客气的外交辞令 (42)庇:遮蔽. 闾:里门.古以25家为里. (43)内:通“纳”. (44)治:致力. 神:指建立宏伟功业于无形的大智大慧. (45)明:指易于为人所见的小智小慧. (46)云梯:古代战争中攻城用的机械. (47) 所以:表示用来……的方法.十八、《孟子》两章(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4)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环:围.而:表顺接.之:指城.而:表转折.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安定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域,限制.以:依靠.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威:震慑.利:锐利. (15)寡助之至:之:到.至:极点. (16)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的亲属和母系的亲属. (17)畔:通“叛”. (18)顺:归顺,服从. (19)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故:所以.(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
9.九年级上册文言文课下注解
(1)先帝:指刘备。因刘备此时已死,故称先帝。
创:开创。 业:事业。未半:此指没完成帝业。(未:没有)
(2)中道:犹言半路。
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3)今:现在。
益州疲敝:指蜀汉力量衰微,处境艰难。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政权。
疲弊,人力缺乏,物力缺无。
(4)此:这。诚:的确。
之:的。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5)然:然而。
侍卫之臣:宫廷里守卫的臣子.侍,侍奉。卫,护卫。
懈:松懈。
于:在。
内:首都。
(6)忘身:不顾自身危难。
(7)盖:连词,表推断原因。(可以翻译为,大概。)
追:追念
殊遇:优异的待遇。殊,不一般,特异。追,追念。
(8)宜,应该。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开张,扩大,与下文“塞”相对。
(9)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10)恢弘:发扬扩大。恢,大。弘,大,宽。这里是动词,也做“恢宏”。
(11)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妄,过分。菲薄,微薄,轻视有志之士,有抱负的文臣武将。气,志气。之,的
(12)引喻失义:讲话不当。引喻,称引、比喻。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