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傳文言文翻譯(文言文翻译!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
1.文言文翻译!传书或言:颜渊与孔子俱上鲁太山,孔子东南望,吴阊门
左传上说:颜渊和孔子同上鲁国境内的泰山,孔子往东南方看去,看见吴国的阊门外系着一匹白马,孔子就用手指着那里让颜渊看,说:你看得见吴国的阊门吗?颜渊就回答;看见了.孔子就又问:那门外有什么东西啊?颜渊就回答到:好象系着一匹白绢.孔子于是擦擦自己的眼睛,看看他.然后和他一起下山.从山上下来后颜渊就头发变白,牙齿掉落,随后就因病而死.这是因为颜渊精力比不上孔子,强用自己的精力,最后导致精力耗尽所以才会早早的夭折.一般人听说后,都认为是这样。
从实际情况来看,大概是虚妄之言。查找《论语》这部书,也没有这样的说法。
考察六经的经文,也没有这样的说法。颜渊能够看到千里之外,和孔子相同。
孔子他们为什么避讳不说呢?人的眼睛所看到的,不过十里。超过十里就看不到,并非不看,实在是太远了啊。
经书上记载:泰山雄伟高大,望不到边际,太远了啊。 考察鲁国跟吴国的距离,有一千多里,让离朱去看,最终不能看清楚,何况是颜渊,怎能看清楚?像这样有才能的,他的眼睛与一般人不同,世上的人应当把称作亚圣,而不应该把孟子称作亚圣。
人的眼睛看东西,大的能看清楚,小的要看清楚就难了。让颜渊站在昌门外看泰山,也看不到。
从泰山上看白马的颜色,看不到,这是明显的道理。并非只是颜渊看不到,孔子也看不到。
凭什么知道?眼睛和耳朵的用处,都差不多。眼睛不能看清楚百里外的地方,耳朵也不能听清楚百里外的声音。
陆贾说:“离娄(孟子)不能看清楚帐幕外的东西,师旷耳朵灵敏,也不能听清楚百里外的声音。 ”昌门与泰山之间(的距离),不只是帐幕之内,而是百里之外了。
2.孔子古文翻译
翻译如下:
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们过人之处,而且这些长处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他孔子所赶不上的(“丘弗如也”),但由于不善于守中,不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因而都未能尽善尽美。他自己则兼有众人之长,而又能无过与不及,因此,虽然在具体方面不及诸人,却有综合优势。
原文:《淮南子·人间》篇记载说:人或问孔子曰:“颜回何如人也?”曰:“仁人也。丘弗如也。”“子贡何如人也?”曰:“辩人也。丘弗如也。”“子路何如人也?”
曰:“勇人也。丘弗如也。”宾曰:“三人皆贤于夫子,而为夫子役,何也?”孔子曰:“丘能仁且忍,辩且讷,勇且怯。以三子之能易丘一道,丘弗为也。”
扩展资料:
出自《淮南子》,作者为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原分为内中外篇,现仅存内篇21篇。书中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五行等家的思想,所以又一般认为它是杂家著作。书中保存了不少自然科学史料和神话寓言故事,也记载了不少秦汉间的轶事,内容比较丰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淮南子·人间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