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一文言文(韩诗外传原文及翻译)
1.韩诗外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选自韩婴《韩诗外传》卷九引刀断织)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译文:孟子年小时候,有一次,他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
孟子(受其影响)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开始背诵。
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就问:“为什么要中间停顿了?”孟子回答说:“忘记了,一会儿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从此之后,孟子就不会再遗忘了。
2.《韩诗外传》的有关翻译
译文:虢国的国君骄横武断,刚愎自用,信用一帮阿谀逢迎、溜须拍马的小人,放逐杀戮那些忠言 直谏、一心为国的贤臣,闹得政事腐败,民怨沸腾。晋国乘机发兵攻打。虢国军民不愿为他守城,虢君只得落荒逃命。来到一处渺无人烟的荒泽 中,虢君口干舌燥,饥肠如鼓,哭丧着脸说:“我渴得很,想喝点什么。”他的车夫拿出水 酒请他喝。虢君又说:“我饿得慌,想吃点东西。”他的车夫又拿出干肉和炒米等食品请他吃。吃喝完毕,虢君心满意足地问:“哪儿来的吃喝?”车夫答:“很早就储备下了。”虢君又问:“你为什么要储备呢?”车夫答:“准备您逃亡时,在道上解渴充饥呀。”虢君再问:“你预先就知道我要逃亡吗?”车夫答:“知道。”虢君不满地说:“既然知道,过去为什么不劝谏我呢?”车夫说:“您喜欢听奉承的话而讨厌听中肯的意见。我早就有心向您提出忠告,又怕先说亡 ……”虢君听到这里,气得变了脸色,勃然动怒。车夫连忙射罪说:“我说错了。”沉默了一会儿,虢君又开口问车夫道:“我逃亡的原因到底何在?”车夫回答:“您难道不知道吗?您之所以逃亡是因为太贤明了。”虢君说:“贤明的人是应该安乐长存的,而我现在却亡命出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车夫说:“天下的君王都是些昏聩庸碌的人,他们妒忌您。因为您是唯一贤明的君王,所以 要亡命在外。”虢君听了心里乐滋滋的,凭着车轼叹息:“唉!贤明的人一定要这样受苦吗?”结束谈话后,虢君和车夫步行到深山中隐居。到了山里,虢君又饥又乏,枕着车夫的脚昏昏 睡去。车夫悄悄用石头换出自己的腿,离开虢君逃走了。虢君孤身一人很快就饿死在山中,被凶禽猛兽吃掉了。
参考资料:/f?kz=165181910
3.古文翻译 韩诗外传
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孟子很小的时候,一天东边有一户人家杀猪。孟子不知道那一户人家为什么要杀猪,就问他的母亲。孟母没多想就说:“杀了猪给你吃肉呀。”刚说完,孟母就后悔了,她在心里数说着自己:“我怀着孟子以来,坐席不端正我不坐,割肉不周正我不吃,从孟子还是胎儿的时候我就让他受良好的教育,现在孟子初识人事,我怎么就欺骗他呢?这是教他说话不讲信用啊。”于是,尽管当时家里很穷,孟母还是去东边杀猪的那户人家买了些肉回来给孟子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对孟子的承诺。
4.文言文 韩诗外传咋翻译呀?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
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空了就斜着,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
5.韩诗外传 的翻译
从前,周舍去侍奉赵简子,站在赵简子的门口三天三夜。
简子派人出去问周舍:“先生将用什么来指教我?”周舍回答说:“希望作为直言诤谏的臣子,带着笔墨纸砚,跟在你的后面,待你有错的地方就把它记下来,每天有记录,一个月就有效果了,一年以后就有收益了。”简子听了这话很高兴,就让他和自己在一起。
住了没多长时间周舍就死了,赵简子厚葬了他。三年之后,赵简子与大夫们饮酒,酒酣之时,简子哭了,大夫们起来准备离开时说:“臣等有死罪自己却不知道啊。”
赵简子说:“大夫们回来入席,你们没罪。从前,我的朋友周舍曾经说过:‘一百张羊皮,还不如一块狐狸腋下的皮。
’大家百依百顺,不如周舍的直言诤谏。过去纣王昏庸拒谏导致灭亡,武王善于纳谏得以兴旺。
从周舍死后,我不曾听到(有人说)我的过错啊,所以人君听不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等到听到(有人说)自己的过错却不能改正就要灭亡了,我们国家大概快要灭亡了吧,我是为此而流泪啊。”。
6.韩诗外传原文翻译
孔子在周庙参观,(看到里面)有欹斜的器物。
孔子向守庙的人问:“这是什么东西呢?”(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原来是右座的器物。”孔子说:“(我)听说右座的器物,盛满水就会倾覆,空了就会斜着,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然后立着,有这样的事吗?”(守庙的人又)回答说:“是的。”
孔子让子路取水试一下(看是否有这样的事),(果真)盛满水就会倾覆,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然后立着,空了就会斜着。孔子长叹然后说:“哎!怎么会有满了却不颠覆的器物呢?!”子路说:“请问有保持满的道路吗?”孔子说:“聪明有智慧的,就用愚笨的方法;功劳大过天下的,就用退让的办法;用勇力震抚世间的,就用胆怯的办法;富裕遍布四海的,就用谦恭的办法。
这就是所谓不断装满又不断损耗的道路。 屠牛吐辞婚 齐国国王以丰厚的嫁妆嫁女儿,希望嫁给卖牛肉的屠夫吐(人名),屠夫吐以自己有病推辞了。
他的朋 友说:“您(愿意)终身老死在这腥臭的市场吗?干什么推辞呢?”吐回答他说:“他的女儿丑。”他的朋友说:“ 您怎么知道呢?”吐说:“以我是屠夫而知道的。”
他的朋友说:“怎么说?”吐说:“我卖的肉好(的时候), 就如数全部卖出去了,只会是嫌(肉)少的;我卖的肉不好(的时候),虽然用别的附加好处,还是卖不出去。如 今丰厚的嫁妆嫁女儿,所以女儿丑。”
他的朋友后来看见了齐王的女儿,果然丑。齐宣王问田过:“我听说,信奉儒家的人,当父母亡故的时候,孝子要守孝三年。
那么,(对于信奉儒家的人)君王和父母,哪个更为重要呢?”田过回答:“大概君王不如父母重要。”宣王不高兴,说道:“那为什么你离开亲人而为君王效力呢?”田过回答:“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土地,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有容身之所。
如果没有君王赐予的俸禄,我就没有办法奉养父母。如果不是君王赐予的爵位,我就没有办法让我的父母地位显赫。
我从君王得到的东西,都鲜于我的父母。所谓为君王效力,是为了父母而已”。
宣王不乐,却无言以对。
7.文言文 韩诗外传咋翻译呀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问守庙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呢,空了就斜着孔子观于周庙:“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之器:“我听说右坐之器盛满水就会倾覆。”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空了就斜着!”(《韩诗外传》) 孔子参观周庙,看到欹器?”守庙的人回答说:“这是右坐之器。”孔子说,水装到一半时就会垂直,是这样的吗?”守庙人回答说:“是这样的。”
孔子让子路取水来试,果然水满便倾覆,装到一半时就垂直而立。孔子长叹道:“呜呼!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麻烦采纳,谢谢,有敧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