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雄字世略文言文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1:试题分析:从语法角度来看,“责”前有结构助词“之”,可判断“责”在此句中应是名词;从句意来看,责,通“债”可翻译为 侮辱。“前辱之责”可以理解为“从前所受的屈辱”。
小题2:试题分析:A项,前一“而”连接的是两个动词,且动作上有先后关系,因此,“而”为表承接的连词;后一“而”表修饰。B项,都为介词,但前者意为“给”、“与”;后者表被动, “为”字句――“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C项,前者为介词,因此;后者为表目的的连词,相当于“来”“用来”。D项,都为介词,表被动。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判断例句的句式,根据例句的句意,特别是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判断,其句式为被动句式。A项,“身”与“物”后都有“之”这一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所以A句为定语后置句;B句为被动句,“见”表被动;C句通过“于”后置状语,为状语后置句;D句,“也”帮助表判断,为判断句。
小题4:试题分析:“不以为辱”错,据文中“则仆偿辱之责”,意即我以前所受的侮辱,可知B项“不以为辱”不符合文意。
2.文言文阅读 源熊,自世略,西平乐都人也
源雄,字世略,西平乐都人也。
祖怀、父纂,俱为魏陇西王。雄少宽厚,伟姿 仪。
在魏起家秘书郎,寻加征虏将军。属其父为高氏所诛,雄脱身而遁,变姓名, 西归长安。
周太祖见而器之,赐爵陇西郡公。后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改封朔 方郡公,拜冀州刺史。
时以突厥寇边,徙雄为平州刺史以镇之。未几,检校徐州总 管。
及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时雄家累在相州,迥潜以书诱之,雄卒不顾。高祖 遗雄书曰:“公妻子在邺城,虽言离隔,贼徒翦灭,聚会非难。
今日已后,不过数 旬之别,迟能开慰,无以累怀。徐部大蕃,东南襟带,密迩吴寇,特须安抚。
藉公 英略,委以边谋,善建功名,用副朝委也。”迥遣其将毕义绪据兰陵,席毗陷昌虑、下邑。
雄遣徐州刺史刘仁恩击义绪,仪同刘弘、李琰讨席毗,悉平之。陈人见中原多故,遣其将陈纪、萧摩诃、任蛮奴、周罗、樊毅等侵江北,西 自江陵,东距寿阳,民多应之,攻陷城镇。
雄与吴州总管于顗、扬州总管贺若弼、黄州总管元景山等击走之,悉复故地。东潼州刺史曹孝达据州作乱,雄遣兵袭斩之。
进位上大将军,拜徐州总管。后数岁,转怀州刺史,寻迁朔州总管。
突厥有来寇掠, 雄辄捕斩之,深为北夷所惮。伐陈之役,高祖下册书曰:“於戏!唯尔上大将军、朔方公雄,识悟明允,风 神果毅。
往牧徐方,时逢寇逆,建旟马邑,安抚北蕃。嘉谋绝外境之虞,挺剑息韦 韝之望。
沙漠以北,俱荷威恩,吕梁之间,罔不怀惠。但江淮蕞尔,有陈僭逆,今 将董率戎旅,清彼东南,是用命尔为行军总管。
往钦哉!”于是从秦王俊出信州道。 及陈平,以功进位上柱国。
赐子崇爵端氏县伯,褒为安化县伯,赐物五千段,复镇 朔州。二岁,上表乞骸骨,征还京师,卒于家,时年七十。
子崇嗣,官至仪同。大业中,自上党赞治入为尚书虞部郎。
及天下盗起,将兵 讨北海,与贼力战而死,赠正议大夫。
3.请翻译下面两段文言文 尽快 追加悬赏50
姚夔,字大章,桐庐人。
是孝子姚伯华的孙子。正统七年中进士,乡试、会试都是第一名。
第二年,授予吏科给事中,陈述关于时政的八件事。又说:“预备仓本来是赈济贫民的,而里甲担心贫民不能偿还,就隐藏不报。
致使借贷给富有人家,加倍偿还。收获刚刚结束,马上就困乏断粮。
这样贫民遇上凶年闹饥荒,丰年也闸饥荒。请求诏令天下的有司,每年两次开仓发粮,一定亲自勘察,先给那些最贫困的人。”
皇帝立即命令执行。 景帝监理国事,众大臣商议劝他即位,没有决定。
以此询问众言官,姚夔说:“朝廷任命大臣,正是为社稷考虑,为什么要议论纷纷?”众议于是平息。也先逼近京城,请求急速征召宣府、辽东的军队入京保卫。
景泰元年姚夔被越级提升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四年,改到礼部任职,奉命考察云南的官吏。
返回朝廷,留任礼部。 景帝身体不适,尚书胡濙在休假,姚夔强行将他起用,偕同群臣上疏请求恢复太子。
未得许可。第二天,姚夔想率领百官在宫前跪伏请求,而石亨等人已尊奉太上皇恢复皇位,将 姚夔调出到南京礼部。
英宗素来了解姚夔,到听说恢复储君的议论时,用驿马将他召回,进升为左侍郎。天顺二年,改到吏部任职。
某知府因贪污而败落,贿赂石亨请求复职,姚夔执意不许,才罢休。七年,代替石瑁担任礼部尚书。
成化二年,皇帝听从尚书李宾的建议,下令南畿及浙江、江西、福建的诸生,交纳粮食救济灾荒可以入国子监。姚夔上奏废止了这种做法。
四年,因灾害怪异多次出现,上疏请求 “平均亲爱六宫后妃,以扩大继承的子嗣。请求取消西山新建塔院,斥责远离阿叱哩之类的人。
经常出席御前讲经,裁决各种政务.亲近君子,远离小人,节约费用,爱惜名贵器物,衣食言行,全遵循祖宗已成的法规,以回报天意。”并说:“今日能遵守成化初年的政策就足够了。”
皇帝用褒美的圣旨回答他。他请求的十件事,都立即答复许叫.。
慈懿太后驾崩,宫中传旨商议不与先帝合葬,内阁大臣坚持不可以,下发朝廷商议。姚夔说:“太后与先帝相伴二十多年,合葬拊祭礼仪都在那儿。
一有不慎,违背先帝的心愿,损坏母后的美德。今后有根据礼仪提出改动的,对陛下的孝德将如何评说。”
奏疏三次上呈,又率领群臣伏在文华门哭谏。皇帝为此坚持请求周太后,最终得以按礼仪行事。
后来孝宗见到姚夔及彭时的奏疏,对刘健说:“先朝大臣就是如此忠厚为国。” 彗星出现,言官接连弹劾姚夔,姚夔请求离开,皇帝不允许。
皇帝相信番僧,有封为法王、佛子的,服饰用具僭越等级,没有限制。奸人羡慕他们,竞相成为他们的门徒。
姚夔尽力进谏,势头才稍微减退。 五年,代替崔恭任吏部尚书。
雨雪失常,陈述时弊二十什事。七年,加封太子少保。
彗星出现,又偕同群臣陈述二十八件事,主要是以杜绝求请,禁止采办,体恤士兵和工匠,减少劳役,安抚流民,节省多余费用为紧急事务。皇帝大多采纳。
第二年九月,南畿、浙江发大水。姚夔请求命令朝廷大臣共同谋求安抚人民消除祸患的办法。
每次遇到灾害怪异,就请求皇帝救济抚恤。表现出忧虑的神情。
第二年去世,赠予少保,谧号文敏。 你夔才能远大,表里都开阔磊落。
朝廷商议没确定的事,姚夔一句话立即决定。他在吏部,留意人才,不避亲戚故旧。
当初,王翱主持吏部,专门压制南方人,北方人很喜欢他。到姚夔时,多帮助南方人,评定推荐的人都能称职。
儿子姚璧,由进士升官至兵部郎中。项忠弹劾汪直,姚璧参预他的谋划。
汪直诬谄项忠,牵连姚璧被投入监狱,贬为广西思明同知,因生病辞职而返乡。 姚夔的堂弟姚龙,与姚夔同时考取进士,授任刑部主事,升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和他同年考中进士的右布政使刘让与他不和睦。刘让粗暴,姚龙也缺乏高尚的节操。
成化初入朝觐见时,王翱将他们两人罢免。
4.床头捉刀人阅读答案今天捉刀一词就出自上述故事 已经引申为什么意义
床头捉刀人阅读答案
77.
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①,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②,使崔季珪代③,帝自
捉刀立床头④。
既毕⑤,
令间谍问曰:
“
魏王何如⑥
?”
匈奴使答曰:
“
魏
王雅望非常⑦,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导读
:匈奴使者并不知座中的曹操是假的,但慧眼识英雄,
决非平凡之才。曹操当机立断派人追杀他,也是防患于未然。
注释
:①魏武将见匈奴使: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魏武,即魏
武帝曹操。匈奴,古代北方一少数民族。②雄远国:威震远国。③使
崔季珪代:
(
他
)
让崔季珪代替他
(
接见匈奴使臣
)
崔季珪,名琰,字
季珪,据说长得很有威仪。④帝自捉刀立床头:魏武帝自己握着刀在
床边侍立。捉刀,握刀。床,古时一种坐具,不是卧具。⑤既毕:指
接见完毕。
⑥魏王何如:
(
你看
)
魏王这人怎样
⑦雅望非常:
高雅的风
采很不一般。
一、解释加点的词
l.
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
(
)
2
.帝自捉刀立床头
(
)
3
.魏王雅望非常
(
)
4
.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
二、填空
“
魏武将见匈奴使
”
的
“
使
”
,
词性为_____解释为_____;
“
使
崔季珪代
”
中的
“
使
”
词性为
_______
解释为
________
三、在匈奴使者眼中崔季珪
“
雅望非常
”
但曹操却是气度非凡。说明
曹操虽
“
形陋
”
但英雄气质自然流露,非崔季珪可比。此事世人多认
为曹操阴险奸诈,你对曹操的看法是怎样的
_
77
.床头捉刀人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的相貌丑陋,不足以威震远国,便
让崔季珪代替,自己握着刀在床边侍立。接见完毕,派间谍问使臣:
“
魏王这人怎样
?”
匈奴使臣回答说:
“
魏王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但是
床头握刀的人,这才是一个英雄。”
魏武帝听到这些,派人追杀了这
位使臣。
一、
l.
认为
2
.握
3
.高雅的风采很不一般
4
.但是
二、名词
使者
动词
让
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