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课外书推荐(初中阶段必读哪些古文书籍?)

1.初中阶段必读哪些古文书籍?

说实话没有所谓“必读”的,如果你不想读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或是应付考试,也没人能把你怎么着,即使课本中的古文不学又怎么样呢?如果你有把握中考、高考关于古诗文和默写的分数都不要也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学校的话。

如果仅仅为了考试,那原则上讲读了课本中的篇目和考试、练习中所出的文段就可以了,没兴趣的话老师推荐的都不必多看。如果有兴趣的话那你自己就可以找古文来读,高中课本包括初中课本中有不少“节选”,那就找全篇来读呗,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还可以由所学的作者的一篇文章延伸去找他所有的著名篇目,也可以按照专题来,比如高中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关于秦统一六国不久又被人所灭的。

也可以找擅长古文的老师请他推荐一些古文书籍,向我们老师就提过《古文观止》。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书哪种好,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初中必考课外文言文

2.初中的课外文言文

1.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2.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4.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5.李元礼尝叹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锺君至德可师。”6.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着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馀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7.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8.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9.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10.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

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1.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12.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13.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讬,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

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

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15.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16.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17. 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具以孝称。

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18. 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

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馀,补不足,天之道也。”

19. 王戎云:“太保居在正始中,不在能言之流。及与之言,理中清远,将无以德掩其言。”

20. 王安丰遭艰,至性过人。裴令往吊之,曰:“若使一恸果能伤人,浚冲必不免灭性之讥。”

21. 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22. 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疋布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当时以为美事。

23. 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24. 郗公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乡人以公名德,传共饴之。公常携兄子迈及外生周翼二小儿往食。

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之贤,欲共济君耳,恐不能兼有所存。”公于是独往食,辄含饭两颊边,还,吐与二儿。

后并得存,同过江。郗公亡,翼为剡县,解职归,席苫于公灵床头,心丧终三年。

25. 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26. 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

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27. 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相往看之。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

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28. 邓攸始避难,于道中弃己子,全弟子。

既过江,取一妾,甚宠爱。历年后讯其所由,妾具说是北人遭乱,忆父母姓名,乃攸之甥也。

攸素有德业,言行无玷,闻之哀恨终身,遂不复畜妾。29.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长豫与丞相语,恒以慎密为端。

丞相还台,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恒与曹夫人并当箱。

初中文言文课外书推荐

* ......
CopyRight 2025, 学组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2024033036号-9